言如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 政事建议,郡主不可以登基吗?,言如许,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些茫然的九阙连忙组织好语言,试探性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微臣只是觉得,方才有位大人确实说的不错,可以让那些受灾地的百姓朝北疆而去,北疆地大物博,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少了。更何况如今打败草原,北疆的地盘成倍增长。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占住那片土地,逃窜到草原深处的北蛮人总有一天会卷土重来。但,强行让那些百姓去往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确实难办。我们应该做的,是让百姓相信他们即使去往北疆也有活路。”
“哦?能否具体说说?”
“陛下,微臣在北疆的时候曾经创办过养鸡场和羊毛厂。这两样厂子如今已经发展繁荣,所产出的物品,比如鸡鸭蛋,肉。还有羊毛衫,羊毛毯子等,深受北疆人民喜爱。我想,咱们都是大景人,喜欢的东西应当差不多,若是北疆人民喜爱这些产品,说不定其他地方的人也会喜欢。别的不说,就说京城,冬日也会寒冷如冰。虽说火炕已经传开,但每日窝在炕上确实不是法子,总有人要出去行走。若能穿上羊毛衫,总会更保暖些。更何况北疆那边所产出的皮毛,一贯是上等。豪商巨贾,达官贵人之家就不必说了,他们总能买到最好的。可百姓们咬牙也能买一件兔子皮缝制而成的大氅。若是有些贫困之家,能买一件大氅,足够一家三口围拢起来熬过寒冬了。而兔子皮在北疆是最便宜的皮毛。养兔场在我走的时候也已经开始建设。兔子这种动物,繁衍最是厉害。到时候不仅能吃肉,也能多制皮毛大衣。到时候只怕会更缺人手,只要肯动起来,在北疆就不会饿死。”
“另外北疆那边的药材,因为人数稀少,甚少采摘,生长年份都相当高,谢太医也已经查验过那里的药材,药力相当浑厚,想来各地医者医馆,甚至太医院都会喜欢。迁移过去的百姓别的不会,若是能见到他们辨认药材,上山采药也是一样活路。”
“另外还有牧马场。微臣此次在草原上发现北蛮的牧马场三处,里面的好马不知多少。今次回京,也给陛下带来好马三千匹。陛下可自用或赏赐臣子,都是极好的品相。草原上野马群也很多,还有数不清的牛羊。若是能趁机驯化草原上的牛,让它能做耕地之用,日后我大景百姓想要耕种,就不会缺耕牛使用了。若说养马还需要技巧经验,养牛养羊总不需要吧?总之还是一句话,以利益驱使,才是不伤民生的最好方法……”
九阙侃侃而谈许久,突然发现陛下一句话也没说,连忙停下,不好意思的看了景泰帝一眼。
“陛下恕罪,微臣说的太多了。”
“……无妨。”
景泰帝其实是有些惊讶。他实在没想到这孩子除了在破案,制作新式器具,甚至带兵打仗这方面出类拔萃之外,竟然在治理国家大事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就她刚才说的那几件事儿,哪一样都确确实实戳中了景泰帝的心。他是从穷苦老百姓一路走到现在的,当然也知道百姓们的心,如果他是受了灾的百姓,甚至没受灾,就是个普通讨生活的老百姓,只要想让日子变得更好,都会听从朝廷的召集去北疆讨生活。
百姓们是心甘情愿这么穷苦的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没有跳出原本生活的眼界,也没有个善心之人愿意指点他们一二罢了。
可现在,那个会发善心,还有能力的人就这么出现了。
景泰帝简直如获重宝!
这种感觉该如何形容?就像你得到了一颗宝珠,远看洁白浑圆,近看更是不得了。乖乖,这宝珠竟然散发着五彩神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