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逆潮者亡3:伪经现世
钟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9章 逆潮者亡3:伪经现世,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钟山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宁如未能安寝一夜,就被人从被子里揪了出来。大太监站在他的身边,似笑非笑:“宁公子,叨扰了,听说你少年博学,咱家特来请你,烦请辨认一下这本书的真伪。”
虽然是道歉,但并没有多少诚意。宁如却没有看他,而是越过太监,看向远处站立的中年夫妇。
第一次再见父母,竟然是这种狼狈的情况。他两股还沾着血迹,母亲看着那里,碰了火一样移开目光,眼里夹杂着泪意。
父亲看着他,摇了摇头。
宁如收回视线,看向眼前的经书。书名极其简单,就俩字——《焚书》。
焚书坑儒,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行径,被所有读书人怒骂,唯恐沾上一点,这本书偏偏要以此为名。何其荒诞,又何其离经叛道。
所谓“焚书”,就是这本书在后世一定会被焚毁。他的评价没错,因为这本书满纸荒唐言,一句话总结,就是“没有什么是必须的”。君不必为臣纲,父母不必为子纲,夫妻势弱的那方不必无条件依附对方。它否认了单向的义务关系,却也挑战法律制度和礼教规范,让社会约定变得很可笑。
正如序言所说,它试图颠倒万事之是非。可现在社会的首要制定者皇帝,亲自找出这本书,说它是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文王所写,要最擅长研究古籍的宁家鉴定,到底是不是真的经书。
宁如随手一翻,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出生宁家,七世簪缨,辨认一本古书的真假简直大材小用。第五页序言末尾,刻书牌记从“允恭”被改成了“静衡”;跋文末尾,落款年号从“大业”变成了“大同”。染纸造蛀,铁线烧红,在旁人眼里看着是上古的,在宁家人眼里看着,是上周的。
父亲再次摇摇头,宁如却闭了眼,跪伏于地:“陛下万福,承天独厚,这的确是中古时期的孩儿白鹿纸,想来是影印版书籍,连文王墨宝都复制得如此相似,是真的无虞!”
“宁如!”父亲失声,又在触及到太监时吞下了后半句话。“宁琢玉,你好得很!”
他一定很失望吧。父亲。他一生教导孩子说真话,讲真事,现在一切却都事与愿违。他精心教导的孩子说起瞎话,眼睛都不眨,好像把父亲教导的一切都忘了。
他当然没忘。宁如的记性最好,当然记得这一幕,让他宁家进入滑铁卢的第一步,也是让他被迫受了盛管恩情的第一步。
经书确实是假,可在前世,他宁家人揭露后,太监的脸色却变得很难看,说他们信口胡言。母亲和大伯被革职,外祖母家被罚俸。是盛管又找来了宁家的竞争者,另外一个书籍鉴定大户,开证明,打包票,说经书是真的,才让他们幸免于难。
于是宁如明白了。原来这书无论是真是假,今天都必须是真的。皇帝想要挑战伦理纲常,需要师出有名,所以杜撰了这么一本书。宁家的说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和不和皇帝一条心。
前世,另一家虽然很会体悟圣心,却还是留了两分回转余地,没有具体说出弊端,只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打太极。即使如此,新皇还是大喜,钦点他们为御用书局,还在皇城最好的地段给了一家铺子。这家书商后来被盛管收服,成了盛家最好用的口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