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逆潮者亡5:窃见三公
钟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1章 逆潮者亡5:窃见三公,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钟山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帝已去,前尘难了,晏太傅和骆太师在比谁活得更长。骆离冷笑一声:“既然你主动开口,那老夫也只给你十息。老夫的内容少,你休要道老夫无情。”
可他话刚说完,宁如已经把内容递了过来。张嘴背诵,辞藻、断句,竟然分毫不差。
曾经挑灯夜战的骆状元沉默了。很快,沉默变成了嫉妒,嫉妒变成了叹息,叹息变成了赏识。
“光背诵可不行。”骆太师拍着肚子,“就像钓鱼,光会做饵可不行。你评价一下这些策论。”
宁如眼睛都不眨:“读来札及诸咏,喜慰叹羡!事必精当,词必简约,作者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平,何其用心良苦。简约之外,更得江山之助,其气益豪,若宁如可以结交,当为此生乐事。”
“比之晏老头的如何?”
宁如拱手:“太傅之文,词必古雅。辞藻仙然,架构华美,恐为天上词。”
太师府陷入了寂静,就和不久前的太傅府一样。事实上,这两位宿敌真是心有灵犀,找出的都是自己当年应对应殿试的草稿本,世绝对没有第二人得知。所以宁如肯定不存在提前背过的可能。
由于上面的话有点儿文言文,让我们玉楼翻译一下,就是太师骆离的文笔简约豪迈,有经世之用。太傅晏春秋的文笔华丽典雅,是标准的歌功颂德文(类似《大离颂》)。
相比之下,晏春秋的文本是没有太多逻辑的,但平帝偏偏选了他做太傅。其实,当年骆离问过原因,平帝给出的回答是:“骆卿文笔在人类之中算是逻辑最好的了,但诡异越来越强,不能以人类的逻辑揣测诡异。身为人皇,要想为人类谋一份生路,要想在谈判桌上谋一个席位,就不能只有人类的思维。”
那时候啊,平帝已老。帝王积威,经年不息,似乎透过现在,看到了很远很远的以后。
骆离从记忆里回神,又一次和老对手达成了默契:“小公子的确大才,想来是因为年纪太小,还没参加科举。只是,这才艺娱亲足够,想要一周升三品却不能。你既然有如此际遇,就应该知道,我们不缺过目不忘的人。”
的确如此,过目不忘的人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三江台][春月令]伊喜,晏春秋最得意的弟子,就以过目不忘闻名。那才是真正的古代教育,从小背书,学富五车,日日训练,终于出来了照相机式记忆。
“伊大人出身伊家,不好用,也有别的用处。而我不同。”宁如在二者面前同样表态,“大人,宁如飞萤赴烈火,宁如早存死志,怎么死,都行。”
这就是逆潮者的觉悟。
骆太师叹息一声,神态已经出现了松动:“你在太傅家是怎么回答的?等下去见太保,你又打算如何回答?”
而在太傅府上,晏春秋也问了这个问题,问他接下来两家该如何作答。宁如早有准备,他缓缓道来:“如此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