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悲欢一盏6:无法控制
钟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2章 悲欢一盏6:无法控制,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钟山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柳玉楼当时十分疑惑,想不通,为什么说书先生会选择他?直到她模拟听了一遍,自己加入一遍,感受到两者的区别。听众和角色的角度,故事有区别,那么,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呢?
一个故事创造出来,作者只是赋予它一个开头,后面角色的行动就是按他们的意志来的,作者并不能完全的操控。他们有自己的生命。
乔先生是着名的说书人,和上古时代的公主赵姬一样,有着说书人的灵魂。讲过太多故事,他早就悟出来,王朝总兴亡盛衰,落花由离人泪来灌溉。老树点新妆呐,明月照高台,下一折又是谁的秀台?
他把全部的爱给了故事,也就忽略了现实。他分不清现实与虚假,所以抱着书生意气投入官场,锋芒毕露,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然后又逃避于说书之中,用那些离奇的爱恨情仇,掩盖内心的波澜壮阔和千疮百孔。
所以当书里的人物有自己想法时,他感受到的不会是恐惧,而是激动。无论是极恶的丁一,还是表现出来极善的孝女“瑾愉快”,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旧人的影子。他在现实中、在书上读过大量相似的、耀眼的灵魂。生,希望让更多人记住他们。死,希望和他们到一处去。
他是真切地把角色当活人看待,和其他说书人都不一样。所以他蝉联了15年的说书大赛冠军,却把这些钱都用于发展赵地的话本子。在他死后,这些故事里的人物,也给了他一个绮丽的梦。
说书人的故事很多,有灵魂的主角却很少。而现在,柳玉楼就是这个主角。在[羔羊镇]外,真正的茶楼里,说书人正不断用词语赞扬着她。白描知褒贬,雕琢知热爱,眼里的赞赏令人动容。
哪怕在故事里,柳玉楼也是让人敬佩的存在。[羔羊镇]原住民用赞颂的眼神看她,就差把她当成神女下凡。毕竟,是她主动替父母赴死,又拖延官兵,等到了救援。
哪怕是茶客们,也用感激的眼神看向她。除了感激外,更有激动,因为此刻终于进入了happy ending,他们完好通过了第一个故事。
除了[西洲]那种地方,对于绝大多数乱世人来说,没有什么词比活着更美妙。
可就在他们感激到一半的时候,眼前黑了。所有人的笑僵在脸上,再一睁眼,又变成了五六岁小孩的身体,正在上元节看花灯。
故事外的人僵硬了,故事里的人沉默了。他们第一反应是看向柳玉楼,只见她完好无损,身上咬出的伤好像没有存在过。
他们不知道,那是因为那伤口本身就是柳玉楼的做戏,反而笃定了,这是她在第一回合好好表现,获得的、难以想象的奖励。
沉默只有一瞬间,很快,茶客们争先恐后地表现起来。他们疯狂模仿上一回合柳玉楼的行为,一时间,喊娘声一片。
换任何一个人看来,都会觉得他们是完全出生在故事里的小童,背后的人真是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眼里的孺慕和渴望是如此真切,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命。即使是再孝顺的孩子,也不会在幼岁时这么看父母。
同样,他们给自己起的名字也五花八门,充满了主角的霸气。这个说自己叫凤盈盈,那个说自己叫龙龘龘。别问,问就是诡异世界有自己的龙傲天。
相比之下,依旧选择叫瑾愉快的柳玉楼,和选择用原名的霓时,显得如此朴素。
“孩子们怎么突然开始喊名字了?”终于有大人问。
茶客们的异状惊扰到了故事里的父母,他们思来想去,也只能归咎于中了邪。有的邪祟只有小孩子能看到,不然,怎么能解释他们为什么一瞬间全都开始叫名字呢?
但小孩子嘴总是甜的。成人的灵魂,孩童的身体,又是自己亲生骨肉。孩子们一开口,说是商量好了,给父母惊喜,他们也就都信了。一时间,一片母慈子孝,和乐融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