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悲欢一盏9:情好日密,一见恨晚
钟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5章 悲欢一盏9:情好日密,一见恨晚,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钟山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瑾愉安作的最好的一句,当属“青山慵懒褪霞帔,簪髻乱抛羞掩屏”。虽然还有用偏僻词的弊端,但也算可爱,和初见可谓天壤之别。要知道,四年前,相似的情形,她就会说“远看馒头近看塔”。没有注解,谁能想到,这写的是山?
瑾愉安身心舒畅,柳玉楼又何尝不是?教诗,可以教技巧,情感和志向却是双方自己的。两人思维相合,志趣相投,瑾愉安以为是情好日密,柳玉楼却是一见恨晚。她开始想找说书先生的故事原型了,却又怕从说书先生嘴里听到,[羔羊镇]的故事取自几百年前,瑾愉安已经作古。
想到这个可能,明明联句玩得很快乐,柳玉楼却难免悲伤。
而茶楼内,[说书先生]手都在抖,不自觉给了她们篇幅。说书讲究雅俗共赏,他一直为此烦愁,如今得了柳玉楼的点拨,才知道缺了什么。原来在故事和故事之间,世言俗语间,可以插入诗文雅趣,不但不会有损故事性,反而还能更好的传情达意。
在这里,柳玉楼有意仿照《诗经》“兴”的手法。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智慧,不能不让说书先生震颤。
感受到自己做事更顺利,柳玉楼嘴角一勾,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能作诗的配角就是有人气的配角,说书先生不会那么容易让她死。
其他茶客饿得打颤,柳玉楼受人尊敬还吃得饱,对比实在惨烈。看见柳玉楼掰包子给霓时,其他人只能安慰自己,主角就是要经受困难的。她上一次不也差点被煮吗?
龙龘龘恨恨地咬着草,偷摸钻进[天宝阁],买下了另外一只义手。他或许没有发现,他现在也在模仿柳玉楼的行为。可模仿就是敬仰,他已经不自觉把柳玉楼放在了不可战胜的地位。他们急于获得主角身份,却一直在走柳玉楼的老路,模仿她,崇拜她,惧怕她。
然而他们的打算注定要落空。
柳玉楼看了一眼那边的小女孩,也是正话故事里坎坷的女主。
女主叫“女”,对,比“女主”还简陋。因为她是被父母捡来的流浪儿。养父母有一个亲生儿子,捡她并不是为了招子,而是因为那年上元,烟花炸响,惊了马车。车夫勒缰不及,失控的马车冲向一个八岁男孩。
惊呼声里,流浪女猛然飞扑,抱住男孩,滚向街边石墩,后背被车轮擦伤,血流如注。
躲开危难,正常人第一反应都是检查伤口,而她却好像吓呆了一样,抱着男孩不撒手。
男女七岁不同席,诡异世界也不能免俗。何况是这么大的俩人,在这么多人面前抱在一起。即使有救命之恩,郑夫人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但她明面上做的很好,一脸和善地问她,救了自家儿子,想要什么奖励。
出乎她意料的是,女主跪求认她为母。这样既报了救命之恩,又避免了拥抱传出流言蜚语。夫妇本不同意,奈何被救下来的小男孩抱着人不撒手,不得不暂时低头。
就这样,女主成了郑女。这家人本来就不富裕,对于这个多出来的义女,更是不喜欢。表面上好心照顾,暗地里搓圆捏扁,让郑女吃了很多苦。奈何女主很会伏低做小,又只是为了有一个家,久而久之,这家人也把她当做了亲戚。虽然没给她名字,却也允许她和哥哥翻墙偷听夫子讲课,捡一些纨绔公子扔下的书籍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