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中州野心,心理变态的大家
钟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0章 中州野心,心理变态的大家,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钟山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洲之战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但经历过[结绳]的柳玉楼并没有太抵触。十次[结绳]七次乱,八次战,九次苦,她甚至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在快速迭代的诸侯中,“老年团”一直是中流砥柱。如果说“七彩阳光”、“亘朝”,是为了颠覆宗法制度,那“老年团”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是为了维护老旧的宗法正统。
“老年团”内部的派系分化并不比“七彩阳光”少。它既有晏春秋、伊喜代表的世家派,又有齐玉卿、宁如代表的清流派,还有林旗、珠娘代表的寒门派。更别提朝廷与亭台楼阁,小镇做题家与权贵子孙,地域抱团和姻亲关系……
而且老人团是在离统的底蕴上发展而来,继承了离朝的资源、人才,也就相应承担了它的骂名。比如晏春秋,就被骂“奸贼”、“四姓儿”、“三代失”。前两个很好理解,重点是第三个,对应朝廷颁布的封赏“三代帝师”。
但是百姓不这么认为。因为无论这三代的功过如何,历史意义有多么大,在实际上确实给百姓造成了痛苦。而挂了帝师名头的晏春秋,没人在意他是被逼无奈,还是主动谋求。无论他有没有教,是不是本心,都注定被人戳脊梁骨。
反对派中的人才对应着“三阙”,找到了“三缺”和“三失”,说晏春秋三代有失,不得好死。晏春秋听闻此言,只是大笑,回应说他尽量不做“四代失”。
光从这个回复中可以看出来,曾经的晏春秋确实是坚定地想维护离朝统治。在所有人说厉王暴虐,新皇荒诞的时候,曾经光辉黯淡的他一度出手,让[秋冬书院]的徒子徒孙挥笔反驳。刀笔战持续了很久,很多足以流传后世的名篇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他那时真像一个保护学生的老师,世人都说学生有罪,但他就选择坚定的相信自己的门生。
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谁也说不清。反正晏老头对外的说辞,是后悔自己当年没有更强硬些。如果当年强势的把“岭南杏林手”和“塞北小医仙”绑过来,自己的老妻是不是就不会死?
可以说是对死亡的惧怕,可以说是对家人的愧疚。但任何理由都像是借口。无非是人心贪欲,想要美好长留。但有一点是真的,就是他的妻子对他很重要。如果梁窈还活着,晏春秋可以装一辈子好人。
老头老太太相互熬了这么多年,陪伴了这么多年,八十多岁的梁老太太还是死了。
民间童谣唱的“楼下月,燕失梁”,表面上是在说无家可归,实际上就是在影射这件事。民声哀叹,这死去的哪里是一个老太太啊,这是他们的护身符。
梁窈前半生身不由己,最好的年纪,却做了一个决定。她救下了自己的好友和丈夫,知己和恩人。虽然克明年间她没能有太大作为,但她确实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欢乐。她相信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因为她后来活着的每分每秒,看到的都是世界蒸蒸日上。
你也不能奢望一个歌女有太大作为。她甚至歌曲都没唱两首,却给柳玉楼留下了一份极好的礼物。
她打通了阶级跃迁的渠道,至今这个渠道还大开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