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时代困局中的破局之路
铭锦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时代困局中的破局之路,重生1959:岁月新章,铭锦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想起前世见过的一种简易编织机,虽然构造简单,但能大大提高编织速度。肖锋凭借记忆,画出了编织机的设计图,然后找到村里的木匠和铁匠,让他们帮忙制作。
木匠张叔看着设计图,皱着眉头说:“锋娃子,这玩意儿看起来有点复杂,能做出来吗?”
肖锋坚定地说:“张叔,肯定能行!我给您详细讲讲原理,咱们一起想办法。”
在肖锋的耐心解释下,张叔和铁匠李哥开始动手制作编织机。他们用木材和铁打造出编织机的框架,又安装上各种零部件。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第一台简易编织机终于制作完成。
肖锋亲自操作编织机进行试验,只见竹条在机器上快速穿梭,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竹篮就编织完成了。“太神奇了!这速度比手工快多了!”周围的村民惊叹不已。
有了编织机的帮助,村里的编织效率大幅提高,订单也能按时完成。但肖锋发现,编织机编织出来的竹制品虽然速度快,但在细节和艺术性上不如手工编织。他知道,手工编织的技艺不能丢,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
于是,肖锋组织村民进行分工,让熟练的工匠用手工编织一些高端、复杂的竹制品,而简单的产品则由编织机生产。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随着编织产业的发展,村里的经济越来越好,但肖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外出打工,村里的劳动力逐渐减少,而且孩子们的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
肖锋决定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村里的人才问题。他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屋,创办了一所职业培训学校,邀请专业的老师来村里授课,培训村民们的编织技能和其他实用技术。同时,他还积极联系外界,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改善村里学校的教学条件。
为了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肖锋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提供创业资金、免费的场地和设备等。他还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创业团队,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
在肖锋的努力下,村里的情况逐渐好转。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到村里,孩子们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肖家村在肖锋的带领下,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难题,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农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