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破茧成蝶,构建乡村振兴命运共同体
铭锦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破茧成蝶,构建乡村振兴命运共同体,重生1959:岁月新章,铭锦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历诸多挑战后,肖锋越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并非单个村庄或单个产业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构建一个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肖锋带领乡村发展联盟开启了一场旨在深化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全新实践。
深化区域合作,拓展乡村发展版图
跨区域产业联动
肖锋积极与周边乡镇、区县开展合作洽谈,推动产业的跨区域联动。在农产品领域,联合其他地区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与上游的优质农产品种植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与下游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例如,与邻县以种植特色水果闻名的乡村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当地优质水果品种,在联盟内进行规模化种植,并共同建设水果加工基地,开发果汁、果脯等系列产品。通过统一的品牌营销和渠道推广,将这些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文旅资源整合
在文旅产业方面,肖锋整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打造跨区域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肖家村的竹艺文化、其他乡村的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串联起来,推出“竹艺探秘+古镇寻幽+生态观光”等特色旅游线路。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与沿线的旅游企业、民宿经营者合作,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通过跨区域的文旅合作,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还带动了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赋能小微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金融扶持与政策优惠
肖锋深知小微企业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他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争取专门针对乡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出“乡村振兴创业贷”等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率,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争取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场地租赁补贴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技术指导与人才支持
为了提升小微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肖锋组织成立了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管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邀请行业专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高校和职业院校,为小微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