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无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去洛阳,大唐混子生活,有被无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郎君,我们呢?”大乔有些焦急的问道。
“你们当然是跟着双双一起,不然谁来照顾她?”薛玖笑着道。
“太好了!”
“多谢郎君!”两个小丫头顿时欢呼了起来。
过了两天,一辆马车,四匹战马,离开了长安。
长安到洛阳的商路有两条,一条是江南漕运线路:这条路线从洛阳出发,沿着汴河航行至黄河,然后继续沿黄河北上抵达长安。
另外一条是北线驿道路线:从洛阳向西出发,经过洛河进入太行山区,再经过大宛县和乌氏等地,最后抵达长安。
崤函古道从西安起于潼关,经过秦函谷关、陕州、硖石关等地,最终到达洛阳,这条路远,而且不好走,商队不会走这一条路。
赶车的是薛玖,他头戴草帽,上身穿短袖布衣,下身穿着七分裤,脚上是草鞋,看上去就像农夫,不过衣服是干干净净的,腰间还有一根皮带,背上背着龙雀刀。
薛八斤和另外三个小伙伴是护卫,薛玖特意带他们出门,一来增长见识,二来是熟悉洛阳这条路线,以后可能会经常跑。
难得出一次远门,车上三个小丫头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显得很是兴奋。
以马车的速度,从长安到洛阳,路上要走十天以上,如果遇到下雨,这个时间还要延长,没办法,这年月交通就是这么慢,除非全都骑马。
薛玖就不明白,这一路风景有啥好看的,全是荒草,农田也是稀稀疏疏的。
幸好这是管道,路面还算平整,别小看泥土官道,不但宽敞,而且路面比两侧高,很利于排水。
当然,这个平整只是相对的,马车颠簸就没停过,幸好薛玖用的是四轮马车,用了减震设计,虽然颠簸却不算难受。
或许是因为中原已经一统,路上商人不少,不过距离长安越远,路上行人就越少。这也是正常现象,没事谁出远门啊。
从长安到洛阳,一路上都有驿站,驿站提供落脚点,商人可以歇脚住宿,不过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养马。
驿站常年准备着马匹,八百里加急就是在驿站换马,不然的话,马匹可没有力气不停跑下去。
三十里一个驿站,换马不换人,从长安到洛阳只需要两天,后世两地距离六百多里,不过现在的道路是八百多里。
天气太热,只能早晚赶路,薛玖一行用了十二天才到洛阳。
这座城池是隋代创建的。隋统一以后,隋炀帝为了进一步控制关东和江南,便于向四方征收贡赋,徙居富商大贾及工艺户,于洛阳营建东都。选择地点在汉魏洛阳故城的西面,周代王城的东南,既横跨澜水两岸,又直跨洛水两岸。面积约47平方公里,比长安要小得多。内城(包括宫城和皇城)位于郭城的西北角。
薛玖知道,洛阳将来会很大,不过那要等李治把洛阳定为东都之后,才会进一步扩建,等武周时期,迁都之后,洛阳城会进一步扩建。
原来隋代所筑的郭城是短垣,也就是矮墙,现如今的洛阳,比起长安差远了,薛玖看着也很是失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