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老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9章 影响力,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沉默的老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次去盛京,也是受了你的启发,基于你先前的工作,他开发了一种空间分布载荷测试技术。

现在601所因为你们和小姚的成绩,开始试点接受高校中的优秀研究生加入项目团队。”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刚刚抬起头来的刘远博,后者立刻又低下了头。

唐正林这时也加入了对话:

“没错,阎博士为了这个机会,放弃了已经进行三年的研究课题,转而专注于新的载荷谱编订课题,态度非常坚决。”

“这真是件好事!我们要把国产的苏27做得比原版还要好!”

许宁一边包着饺子,一边高兴地说。

他想起了那位后来成为院士的阎良楚,以及对方对新世纪华夏航空业的贡献,包括新舟60的技术突破,正是得益于阎良楚团队的努力。

而现在,阎良楚又因许宁的研究成果影响,提前踏上了相似的道路,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看起来,两人之间似乎有着不浅的缘分。

让许宁感到欣慰的,并不只是这点缘分。

更让他开心的是,他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了推动更多人前进的动力,甚至影响到了其他的研究领域。

这最大的好处在于,他不必再事必躬亲地参与到那些重复性的项目中去。

比如,在八三工程中的突破被应用于两款第三代战机和歼轰7的升级;

而在十号工程中的创新也能够推广到十一号工程里,大大提升了效率。

这使得许宁现在可以安心地留在京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模锻压机和仿真软件这样的基础研究中。

回想刚重生时,他还忙于四处奔波。

如今虽然依旧有突发状况需要处理,但至少同类型的挑战不再需要重复应对了。

“对了,师弟,你下半年有什么安排?”

刘远博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编写的教材准备出版了,不出意外的话,你们这批研究生将是第一批学习这门研究的学生。”

这句话其实暗含两层意思:一是如果许宁有时间,是否可以代为授课;

二是如果不方便,那么为了大家好,可能就不必亲自来了。

不过,刘远博表达得很委婉,以至于许宁还以为师兄是想让他到时候去听课并提些建议。

“下半年……应该会很忙碌。”

许宁思考片刻后回答:“我牵头或主导的就有两个项目,另外还有贵航的高教机和十号工程要参与;

以及14所和603所合作的预警机项目,只是预警机这边还不清楚何时能批准……”

听到这些项目的名称,刘远博不禁额头冒汗。

师弟如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几乎与一些资深教授不相上下,唯一缺少的大概就是没有大人物找他挂名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才醒,媳妇儿就要和人订婚了?

我还敢

快穿之影后攻略:女配的逆袭之路

一只青釉

回到年代到处薅羊毛

安泰大厦的铁魔

重生成桔梗,从鬼灭开始无限之旅

雪下的小小世界

被骗缅北,真实遭遇

最爱毛康康

徒儿你无敌了,可以下山了

清醒中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