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赎回战俘与各方波澜
愚拙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2章 赎回战俘与各方波澜,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愚拙夫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天晚上,北非战场的夜空被战火映得通红。二十万北非盟军士兵站在临时营地中,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与期待。他们即将坐上来时的汽车和装甲车,带上自己的武器重返前线。这些武器装备和弹药,都由米国作为第三方进行公正评估,米国直接从华夏购买,然后转交给腐国盟军。米国在这场交易中又赚了一笔,这是三方心照不宣的事情。腐国借米国的钱,米国再从华夏购置军备,整个过程高效而隐蔽,各方似乎都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有人说,米国就像一个精明而狡诈的商人,总是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获利的机会。
次日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腐国繁忙的港口之上,金色的光芒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一艘满载着珍贵文物的米国货船,在晨曦的照耀下,缓缓地驶离了港口,逐渐消失在远方的海平线上。与此同时,在港口的另一侧,二十万武装到牙齿的腐国军人,身着整齐的军装,步伐一致地列队前行,他们的目光坚定,士气高昂,正浩浩荡荡地向着遥远的北非战场进发。
然而,这些被俘虏后重新编组的腐国军人并不知晓,他们此次被迫回归战场,身上仅配备了最基本的标配武器,那些原本用于自卫的武器并未配发到他们手中。直到后来,他们才从零星的情报中得知,在之前的激烈战斗中,腐国军队损失惨重,十几万军人不幸阵亡,而高层竟将这一惨痛的失败归咎于自卫武器的不当使用,仿佛如果没有那些自卫武器,他们就能在被俘虏的过程中侥幸捡回一条命。然而,这种说法不过是自卫军为了掩盖自身失误而编造的苍白说辞,根本经不起推敲。
在这场复杂的军事博弈中,刘铮心中有着自己深远的考量。对于所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兵种,他始终保持着坚决消灭的态度。就像之前在战斗中缴获的熊国潜艇,那些训练有素的潜艇兵,他一个也没有放过,全部予以清除。而这次俘虏的三十二艘腐国潜艇及其潜艇兵,同样也难逃他的铁血政策。刘铮深知,腐国的高技术兵种是其军队的中坚力量,一旦让他们恢复战斗力,将对己方构成巨大威胁。因此,他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明白这是一场此消彼长的较量,只有从根本上削弱对方的核心力量,才能在未来的局势中占据主动地位,确保自身的战略优势。
在腐国成功赎回战俘的第二天,荷国的首都却意外地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数以万计的民众纷纷涌上街头,他们手中高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口中大声呼喊着激昂的口号,无一不在强烈谴责荷国政府的错误决策。在这汹涌的人潮中,一位中年男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声嘶力竭地喊道:“政府的愚蠢决策让我们失去了所有的国家储备,空军和海军也在这场战争中全军覆没,如今竟然还对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不管不顾,我们绝不能再这样沉默下去了!”他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了无尽的愤怒与力量,周围的人们纷纷响应,情绪愈发激动,整个场面愈发失控。
荷国政府的这一系列错误决策,无疑让这个国家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所有的国家储备被彻底掏空,空军和海军的力量荡然无存,而那些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将士们,竟然也被政府无情地弃之不顾,甚至不愿意赎回他们的生命。面对如此局面,刘铮自然不会轻易放过那些挑起事端的人。早在战争爆发之前,他就精心安排那些在矿中劳作、形如泥猴般的荷国俘虏,秘密写信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在这些信件中,荷国俘虏们饱含血泪地控诉了政府的冷漠与无情,详细诉说着自己在异国他乡所遭受的种种悲惨遭遇,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绝望。这些信件最终传到了前线将士们的手中,让他们感到心寒不已,对政府的信任也随之土崩瓦解。
这可不是几百名俘虏,而是六千多名战俘,其中不仅有舰队中被俘的海军,还有在殖民领土上作战被俘的将士。在荷国仅有一千万人口的基数下,这些战俘涉及的家庭比例相当大,再加上战死的几千人,这个比例就更为惊人了。战争开始的前一天,这些信件通过情报人员,根据各地的地址分别寄出。次日,荷国家庭纷纷接到家人被俘虏的消息。原本,他们以为亲人都已战死,只能无奈认命。但突然得知亲人还活着,他们先是喜极而泣,可紧接着,心中便涌起了对政府深深的愤恨。几千个家庭走上街头,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愤怒地控诉政府的战争行为。他们的情绪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人们不约而同地涌向政府机关,要求赎回他们的亲人。当他们得知腐国的军人已经被赎回时,更是群情激昂。人群如潮水般向前涌动,冲破了军警的阻拦,冲进政府大楼。他们砸毁桌椅,推倒文件柜,发泄着心中的愤怒。政府官员们惊慌失措,躲在办公室里,不敢出门。整个荷国首都陷入了一片混乱,这场由民众愤怒引发的风暴,似乎要将整个政府体制都掀翻。而荷国政府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在国际局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荷国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场因战争和战俘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发酵,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走向何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