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的燕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口碑保卫战,人回家的路有多远,解忧的燕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它们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和花样百出的优惠活动,大肆招揽学生,一场没有硝烟但异常激烈的生源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
有家长前来咨询后,委婉表示:“你们这学校看着是不错,但那些大品牌的分校就在旁边,人家都开了好几年了,感觉更靠谱些。” 这让鸿儒一家意识到,必须加快脚步,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于是,鸿儒决定加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投入。他计划打造一个开放式的校园艺术长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知名艺术家的捐赠之作,让校园处处充满艺术氛围,吸引学生与家长的目光。
同时,推出 “艺术大师进校园” 系列活动,定期邀请书法协会艺术家来校讲学、举办工作坊,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大师,拓宽视野,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释杰提议建立 “家校共育艺术联盟”,加强与家长的深度合作。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参与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比如从事服装设计的家长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时装设计,做音乐编辑的家长协助学校制作校歌。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增强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着艺术教育市场的不断细分,课程特色成为竞争的关键战场。市面上,有的学校高举 “AI 艺术创作” 大旗,宣称能借助人工智能让学生飞速掌握前沿艺术风格;还有的大打 “明星艺人特训班” 招牌,凭借娱乐圈资源吸引怀揣明星梦的孩子蜂拥而至。
鸿儒一家毫不示弱,大儿子结合自身在部队的宝贵经历,开创性地打造了 “军旅艺术特训营”。走进特训营,便能感受到一股别样的精气神。课堂上,学生们身着迷彩服,身姿挺拔地聆听老师讲解如何将军队元素融入绘画创作。
老师以一场真实的军事演练为背景,引导学生用画笔捕捉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英勇瞬间,光影与色彩在画布上交织,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音乐创作课上,教官出身的老师打着有力的节拍,带领学生们把军号声、行军步伐声等融入旋律,创作出激昂奋进的乐章,让学生们在艺术中传承军人的热血与担当。
画家女婿则一头扎进小众艺术领域,精心推出 “非遗手工艺术传承班”。教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工具,剪纸用的锋利剪刀、木雕用的精致刻刀等一应俱全。上课伊始,画家女婿先给学生们讲述非遗手工艺术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随后,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着鲜艳的纸张,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便跃然纸上。
木雕课上,学生们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木料,随着刻刀的舞动,木屑纷飞,古朴的纹理逐渐显现,一件件蕴含匠心的木雕作品慢慢成型,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打造出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和家长纷纷投来青睐的目光。
但树大招风,在网络时代,品牌口碑如同易碎的玻璃,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竞争对手不择手段,雇佣水军在各大教育论坛、社交媒体上肆意抹黑鸿儒的学校,散布诸如 “教学质量差,学生作品千篇一律” 之类的恶毒谣言。
鸿儒一家得知后,立刻展开绝地反击。雯雯充分发动大学同事、学生,大家齐心协力,撰写一篇篇客观真实的学校推荐文章,从浓厚的学术氛围到独具匠心的教学创新,全方位阐述学校的优势。
静儿则带领新媒体团队披星戴月,制作出系列辟谣视频,邀请家长、学生现身说法,生动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们令人惊叹的成长蜕变。
与此同时,学校果断设立 “口碑奖励金”,鼓励在校师生、家长积极对外宣传。每成功推荐一名新生入学,便给予一定奖励。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舆论风向逐渐扭转,学校的良好口碑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再次翱翔于艺术教育的天空,向着更高的巅峰稳步迈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