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陈小二的请求
冰川火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陈小二的请求,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冰川火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作为编剧,也只能给导演提供一点建议。”
听了高远前半句话,陈佩斯喜上眉梢,听完他后半句,他心凉了半截,唏嘘道:“我毕竟是八一厂的人,不用想都知道,您这部片子一旦开始筹备了,导演也肯定首选自家演员。”
“您不是厂里的职工,但老爷子是啊。”高远提点了一句。
“您是说,让我家老爷子去疏通疏通关系?”他眼睛又亮了。
“我觉得成,陈老师在厂里工作多年,又是人民的艺术家,这点儿面子还是有的。”梁晓声喝口茶,继续说道:“其实佩斯你有点急了,眼下还没定稿呢,定稿后才能确定由哪位导演来执导这部影片。
当然我也理解您急切的心情,但这事儿吧,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
我建议您,先回家跟陈老师知会一声,听听陈老师的意见。
等定稿了,陈老师对这个本子也感兴趣,您再发动他去找找关系也不晚。”
“言之有理啊,那得嘞,就按您二位说的办,我就不多打扰了,回家跟老爷子碰个面聊一聊。”陈佩斯站起身,笑着说道。
“我送您。”高远也站了起来。
“留步留步,兄弟,剧本定稿后,拿给哥瞻一眼哈。”陈佩斯拦住高远,不让他往外送自己,走之前又提了个小要求。
高远直乐呵,从小高到兄弟,称呼变化也太快了,再过几年怕是您得喊我高老师了。
“没问题啊,定稿后我肯定会请您提意见的。”
“不敢不敢,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吧。”
陈佩斯告辞离开了。
梁晓声喝了两杯茶后也出了门,他还要回文学编辑部上班。
两人走后,高远没事儿干了。
他往桌子前一坐,琢磨起《瞧这一家子》的剧本来。
上辈子,这个剧本是王好为导演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
编剧林力原本就是北影厂电力车间的一名员工,他玩票性质写了这么一个作品,自个儿也没想到会被王好为导演看中。
当然,这会儿他还没写出来。
剧本最初也不叫《瞧这一家子》,叫《爸爸,妈妈和我》,王导觉得不合适,因为故事中还有姐姐、姐夫等很多角色。
就改成了很口语化的名字,这才有了《瞧这一家子》这部经典影片。
高远思维发散,又想到明天和江淮延碰面,他会给自己提哪些修改要求呢?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索性不往深里琢磨了。
房间里有几本杂志,包括上影厂的《电影新作》和峨影厂的《电影作品》,和北影厂的《电影创作》异曲同工,都是接受电影投稿的刊物。
高远一下午都在研究这几本刊物,没发现什么特别出彩的故事,随手丢在桌子上,嘀咕道:“不值一提!”
梁晓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过来喊高远去食堂吃完饭。
两人又下楼奔食堂饱餐了一顿。
高远仍旧多打了一些饭,然后以吃不完的烂借口匀给梁晓声一半。
梁晓声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拒绝小兄弟的好意。
吃饭期间,高远看到了很多名人,他没主动凑过去打招呼,太掉价了。
但北影厂很多人都知道他了,京城高考状元,17岁,高考作文被《人民x报》刊登,考完后创作了一部轻喜剧,投稿《电影创作》被选中。
年轻、帅气、惊才艳艳!
有几个女同志偷摸打量他。
也有胆子大的,比如李秀明,主动过来结识一下。
“嗨,我叫李秀明,你就是那个年轻编剧啊。”姑娘热辣大方地跟高远打招呼。
哦,北影厂三朵金花之一。
高远笑着站起身,客气道:“您好,我就是那个年轻编剧,我叫高远。”
李秀明嘻嘻一笑,说道:“长得真好看,有对象了没?”
高远一脸懵,这大姐挺自来熟啊,第一次见面就打听个人隐私问题,你想干嘛?
“我还小,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嘁,我才不信呢,我可是看过你写的那剧本的,里面那么多情情爱爱的故事,你说自己没对象,怎么可能描写得那么深刻?
得,不愿意说就算了,回见吧您呐。”
她甩哒甩哒转身走了。
这姑娘,真有个性。
高远嘀咕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