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8章 国运延续,又疯一个,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蓝天冰牛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原吉听后一愣,劝农不是户部的工作吗,什么时候落在陛下的眼中就是喜好种田了?

他虽是户部尚书,管理着国家的钱袋子,但劝农一事,每年都是他一手操办,所以对于种田确实经验丰富。

朱棣这样说,好像也没问题。

他开口道:“陈掌柜此言确实不假!单单凭借着轮作套种,可使大明土地凭空增加两成!”

“但有一个前提,套作的作物必须合适,否则不但达不到增产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而轮作套种通过农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但归根结底,千年以来也就流传下来几种作物的套作办法,毕竟摸索起来实在是耗时耗力,而且各种组合没有规律,代价太大,渐渐的就没有在这方面的投入。”

陈羽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毕竟哪怕是我,手中也只有三十多种作物的套作组合。”

“嘶~”

“嘶~~”

二人听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听,这说的是说人话吗?

对此,朱棣苦笑两声,“陈兄弟,不知这轮作套种的作物……”

陈羽摆了摆手说道:“这些作物组合方式,目前都在我的脑子里,还没有记录下来。”

“但老朱你放心,等我不日高中状元殿试之日,就是此物公布天下之时。”

“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老朱你家种的田产不在少数吧?我看这样,到时候我亲自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去到你的田间,亲自指导农耕!”

两个月之后才能现世啊,朱棣有些失落,但紧接着面带笑意的说道:

“那到时你来,我多组织些人手,搞的隆重一些。其他的不说,这面子,我老朱一定给足!”

陈羽笑道:“大明应对小冰河时期来临的办法就是这几个。化肥提高土地肥力;大明周遭的吕宋与天竺,相当于给大明带来了两个粮仓;外加我将来要推行的轮作套种与土豆;”

“以上四样加起来,能让大明整体田地翻一倍不止,如此一来大明拥有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小冰河时期已无法对大明构成威胁。”

“至于小冰河时期来临时,大明会遭遇周遭游牧民族进攻,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考虑。当大明的内部不缺粮少饷,大明军队遭遇侵略时,不说全歼对方,抵御还是可以做到。”

说到这,陈羽心中由衷的发出了一阵阵的感慨。

大明永乐一朝,当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辉煌时代!

永乐一朝,是自汉唐之后,中华武德与国力再度于国际舞台上独占鳌头的巅峰时期。

彼时,华夏科技冠绝寰宇,国力强盛无匹,放眼全球,唯有永乐王朝主动征伐四方,断无受人欺凌之理。

不久之后,永乐帝五次亲征漠北,扬威塞北;遣郑和七下西洋,贯通中外,将中华文明的威仪远播至四海之滨。

毫不夸张地说,永乐之前的中国,无疑是综合国力冠绝全球的‘世界一哥’。

但永乐一朝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虽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这一朝,会成为汉人统治下的一道分水岭。

自永乐之后,明王朝国力渐趋衰微,至后期竟到了面对倭寇侵扰而怯战退缩的地步。

更令人扼腕的是,当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华夏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科技与国力的赛道上逐渐被西方国家超越。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中华大地陷入了持续的衰弱与屈辱的黑暗深渊。

直至近代,那象征着新生的红色黎明曙光,才再度照亮这片饱经沧桑的古老土地。

而西方与华夏在百年间从‘华夏引领、西方追赶’转变为‘西方主导、华夏被动’的原因,本质上可用三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步:大航海爆发,全球殖民,获得海量的资金;

第二步: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民众开智,国家涌现出一大批人才;

第三步:依靠第一步的资金与第二步的人才,掀开了划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第一步与第二步,跳过了哪一步,第三步都不可能完成。

哪怕完成了,也是一个半成品。

而若是将来大明真进入工业革命,也将预示着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这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必然阶级,不是权力或者人的意志能够左右。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阶级虽各有各的好处,但却都能勇敢拥抱世界变化。

再怎么说也比华夏本土上那腐朽的士绅、士大夫阶级,一味的保守要强得多。

但按照华夏历史上的正常进程来说,大明本土的阶级,阻力极大,很难爆发工业革命。

可是陈羽认为自己来此一遭,就是历史上的变数。

工业革命他是一定要去尝试推动。

成了,他或许可以化身为……圣人!

败了,他也有保全自身的手段。

无非就是再也无法进入大明的核心圈子而已,又或者从此隐退山林罢了。

听完陈羽的一番话之后,张宇初精神大振,感觉思绪前所未有的通透。

脑海中将陈羽所说的话,像是播放幻灯片一样,不断的重复闪过。

陈羽提到的几种办法,在张宇初看来就是‘窃取’国运。

在道家的观念里,什么是国运?

‘道’便是国运!

二者如何关联?

在道家的世界里,国运可被理解为国家遵循‘道’的规律而呈现出的兴衰荣辱、发展走向与命运态势。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与道家思想有一定关联。

该学说认为朝代的更替,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每个朝代都对应着一个五行属性。

如虞舜为土德、夏朝为木德等。

若国家按照其所代表的‘德’来发展,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容易动荡战乱。

而大明国运背后代表的‘德’,是什么?

洪武大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确定明朝为‘火德’。

也就是‘火焰’与‘光明’。

当‘火焰’衰弱,应该如何去弥补?

这若放在道家,往往没有办法。

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即认为统治者若能顺应自然,不妄为、不扰民,让百姓自然发展,国家就能实现长治久安,国运也会昌盛。

提出这种思想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这又回到了‘道’的本质,按照规律发展,人力无法阻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鼎:凡人仙途

小毣

逆徒出山

九天银河1

美食:街边小炒,馋哭星际大厨

鬼小七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浮生醉梦中人

全职超能觉醒:我的异能有点强

水下乌龟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小熊饼干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