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陈羽去向,众人争抢
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 陈羽去向,众人争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蓝天冰牛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夏原吉说完之后,看着陈羽若有所思的开始思考,他决定再加一把火候,继续说道:
“而且陈兄弟,户部的主要职责哪怕你没有在里面干过,应该也能猜个大概,那可是掌管大明经济命脉的一个部门。”
“无论是朝中大臣的俸禄、还是地方的财政调拨,都离不开户部,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最重要的一个部门,若将其定义为六部之首也不为过!”
夏原吉话音刚落,朱高煦率先忍不住开口说道:
“你个铁算盘,竟想通过这种不入流的方式来拉拢陈兄弟,还踩着其他部门,我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啥时候户部就成了六部之首?我咋就不知道!”
“这样,你让户部别给我军队调拨银子,你看看这个主你敢不敢做!”
夏原吉想要将陈羽拉拢到户部做事,朱高煦同样也想到将陈羽拉拢到军队做事。
于是,朱高煦直接出言怼了起来。
坐在朱高煦一旁的丘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转,也出言附和着开始抨击夏原吉。
他们二人在来的路上早就达成共识,要将陈羽拉拢到军队。
毕竟,陈羽无论是在政治上的才识,还是在兵法上的造诣,那都是顶尖。
这样的人才对于武将阵营来说,若是得到了,无异于获得了一块压箱石。
稳的一批!
由于夏原吉所在的户部,确确实实管理着全国上上下下的经济命脉,可谓所有银两的批复调度。
可以说的上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六部之中的其余五部,总的来说,确实要排在户部后面。
毕竟,每年结算盈余的时候,其余五部对待户部那可是比对待自家亲爹还要客气。
但朱高煦与丘福二人,还是在一旁一唱一和,说着户部的种种不是。
朱高煦与丘福一个是朱棣最喜爱的皇子,还有一个是武将中靖难功勋最高的将领,他们二人对着夏原吉一番口诛笔伐,‘打’的夏原吉连连败退。
朱高煦批判了一番户部之后,对着陈羽爽朗的说道:
“陈兄弟,凭借我在这么多年以来的经验来看,还是兵部适合你,那里才是大明热血男人应该去的地方。”
“当然,兵部虽没有兵权,也无法去往战场一线,但调兵遣将方面,还有粮草规划,军械部署,都由兵部调度。”
“我大明来年就要对漠北用兵,到了那个时候,可谓是大明男儿开疆拓土立功的大好时机,兵部虽在后方参与调配,可功劳与作用不容小觑。”
“陈兄弟以你在兵法上的造诣与发明上的天赋,你想啊,到时候只要你来兵部,那么你所做的贡献,对于大明前线作战的将士来说,无异是一大助力与支持!”
“你能够坐镇后方,参与这份开疆拓土、守境安民,难道不觉得光荣与热血吗?!”
不得不说,朱高煦今日脑子比较灵光。
他在身份没有表明之前,曾多次向陈羽询问是否有加入军队的想法。
陈羽的回答总是拒绝。
既然如此,朱高煦猜测若他还是一门心思、不懂变通的劝说陈兄弟加入兵部,结果大概率还是被拒。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选择拉拢陈羽进入兵部。
毕竟,
放眼大明六部,也就兵部与军队关系亲密。
若是陈羽在兵部待久了,受到里面战争文化熏陶,很有可能产生出去往军队的想法。
但兵部与户部相比较,在福利等各方面,肯定不如。
所以朱高煦这家伙干脆来了一招声东击西,用家国情怀的宿命与开疆拓土的热血进行劝说。
兵部虽不能亲赴前线冲锋陷阵,却肩负着收集战场情报、研判前线局势的重任,通过缜密分析与推演制定策略,为前线部队的作战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兵部作为军事行政中枢,前线的部队离开了还真玩不转!
看似一场大规模战争只有前线的部队在作战,可后方有的部门,同样忙的不可开交。
所以朱高煦这样说,没什么问题。
若是一位热血青年听见这番话,绝对会心动。
事实也是如此,陈羽听后认同的点了点头,开始琢磨起兵部适不适合自己。
若是让他前往前线,陈羽一定会拒绝。
他这个身板,吃不消!
如今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有些心动。
毕竟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自古以来都是少年男儿的夙愿。
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
朱高炽瞅了瞅不远处吵的正激烈的三人,他吃了一把烤串后,将椅子挪的距离陈羽近些,笑吟吟的说道:
“陈兄弟,你别听夏原吉方才的那番说辞,六部中的各个部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都是给陛下办事,给百姓办事。”
“你若去了户部,有利也有弊,而最大的弊端无非就是对于你这种全能型的人才,可谓屈才到了极点!”
“户部,所有事情无论大小,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也就是说整日里都在研究国民经济这笔糊涂账。天天算啊、算啊,以你的性格与你这般年轻的年龄,去了估计很快就会受不了。”
“而兵部……”朱高炽顿了顿,继续笑着说道:
“陈兄弟,开拓疆域、守护国境、安定百姓,不仅是兵部、将士的责任,同样也是每个为官者肩头的责任。朝中的各级官员,只要在自己任上尽心履职、把分内事办妥帖了,无疑都是在为这份大业添砖加瓦,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其实啊……要我说,你真正适合的去处,应该是我这太子府来当个属官。首先我明确一点,才识上我不如你,可在治国的各方面经验上,却自负有些功底。你跟在我身边,我可以将所有经验都传授给你,而且这个工作任务也不会枯燥,毕竟需要解决朝中各个部门的工作。”
“因此,我认为你先暂时跟着我历练一番,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与感受一下各部门的工作,进而了解到各个部门之间是如何运作。”
“然后,等到你什么时候有了向往部门,你只要提出来,我当即做主,将你安排进去,如何?”
不得不说,朱高炽不仅长的圆滑,说起话来也如此圆滑。
太子府的属官,若论起在朝廷六部面前的优势,其实并无多少可言。
毕竟追根究底,他们在类别上属于太子府的门客,核心职责便是辅佐朱高炽剖析各类政务。
但恰恰是这种职能,让朱高炽身边的人得以积累大量实打实的政治实践经验,而且涉及的政务知识全面且多样。
这就好比在一处地方,便能接触到其余六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也就是说,一份差事能换来六份不同岗位的经验。
这一优势,是朝廷六部都无法比拟的。
千万别小看了这点。
永乐年间之后的内阁成员,比如朝中赫赫有名的“三杨”,都是从协助太子朱高炽开始,一步步历练成长起来的。
而且朱高炽知道短时间内说服陈羽难度有些大,所以他在劝说方面耍了一个心眼。
你先来我这边,工作期间将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都熟悉一番,事后若发现有中意的部门了,随时可以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