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收复东北,坑吴三桂,大明抄家王,生活趣事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满清在东北那疙瘩挨饿受冻。
所以他们才格外向往气候适宜的中原地区。
即使东北的地盘再大也未必能吸引吴三桂。
沈战笑着摇头,他不怪崇祯的短视。
纵观大明一朝,从来就没有真正重视过东北地区。
沈战不慌不忙地回答着崇祯的质疑。
“东北的黑土地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
之前东北粮食产量低下原因有二。
第一,满清本身就不善于农耕。
第二,作物的类型不对。
一旦地瓜、土豆、玉米这些高产抗寒作物在东北大面积种植。
东北非但不会缺粮。
反而会成为我大明又一个粮仓!”
“那御寒的问题呢?”崇祯紧跟着问道。
现在是小冰河期,东北地区冬天的温度在零下二十度到零下四十度之间。
如此寒冷的天气也就建奴能抗住。
中原地区的百姓很难适应东北的天气。
至于说南方人就甭提了,估计一到东北就得冻出病来。
沈战一脸淡定地说道:
“臣会许给吴三桂两个宝贝。
这两个宝贝可轻松解决东北的寒冷问题。”
“噢,是何宝贝?”崇祯瞪着眼睛问道。
要是真有这样的宝贝大明也不至于忽视东北。
若大明不忽视东北努尔哈赤也没有做大的机会。
沈战:“第一个宝贝是棉花,第二个宝贝是煤!”
“哈哈!”崇祯乐了。
沈战说这两个东西他都知道,但都是浮云。
崇祯开始卖弄起了他那有限的学问。
“棉花乃保暖御寒之宝贝。
然我大明的棉花产量供不应求。
北方百姓冬天穿单衣者数不胜数。
大都督又如何给吴三桂提供棉花呢?
那吴三桂再傻也不会轻信大都督之言!”
沈战对崇祯保有足够的耐心。
毕竟崇祯不了解后世历史。
“陛下可知西域(新疆)乃风水宝地。
西域的气候、阳光和雨水天然适合种植棉花。
一个西域的棉花产量可抵我大明十五省。
大明有西域则百姓人人有棉衣穿。
臣会在平定东北后立即出兵西域!”
这还真不是沈战瞎掰。
后世新疆一个省的棉花产量轻松碾压其它三十多个省的产量总和。
新疆这个宝地实在太适合种植棉花了。
“啊!!!”崇祯要疯了。
这平定东北的事情还没整明白呢。
咋又一下子拐到西域去了?
“咳咳!”刘文炳以咳嗽提醒崇祯。
崇祯:对对对,沈战的大局观太超前,听他说说先!
沈战:“陛下,臣知道您特别想中兴大明!”
崇祯有点小感动,看来大都督还是懂自己的。
沈战继续说道:“然陛下可知中兴大明是有先后顺序的。”
“哦?”崇祯立刻来精神了。
这是困扰了崇祯十六年的问题。
他从不知道中兴大明的顺序是什么,只是有一个空洞的理想而已。。
沈战十分有耐心地给崇祯洗脑。
“中兴大明的第一步是消除战争隐患。
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国家休想发展。
所以臣才会四处征战!”
“言之有理!”崇祯抚掌赞同道。
沈战:“中兴大明的第二步便是让百姓吃饱穿暖。
若百姓连吃饭和保暖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他们是没心思为大明的中兴做贡献的。
臣大力推广地瓜、土豆和玉米等高产作物。
目的就是让我大明百姓吃饱。
而臣要收复西域就是因为那里是产棉基地。
大明占领了西域百姓们才能穿暖!”
“哦,原来如此!”崇祯、刘文炳和巩永固均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现在三人最想听的就是中兴大明的第三步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