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爱吃甘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水泽公学入学考试,大唐贞观小地主,滚滚爱吃甘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后世不同,古代普遍采用阴历,因此八月末大致相当于后世九月末左右。
雨泽村的农作物以粟米和小麦为主,它们种植与收获的时间均较早。水稻的种植地极为有限,且同样提前播种,早早收获。
此时节,正如大唐北方其他村落一样,雨泽村的农忙已告一段落,而地狱国与水泽村则正值最为繁忙的时期。
黄易一见到聂磊和齐征,便心领神会,礼貌地寒暄后,逐一通知了各组人员。得知水泽村因农忙人手不足,各组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庞大的麦客队伍。村民们满怀激情,手持镰刀,纷纷涌向水泽村。
雨泽村与水泽村相邻,前者因后者的无私帮助而得以建立,无论是田间地头的水渠还是水源,都离不开水泽村的默默支持。因此,两村村民间的关系异常亲密,宛如一家人。每当水泽村需要帮助时,雨泽村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秋日的天空高远而清澈,中午的阳光虽强,却已不再如夏日那般炙热。倪小红见到黄易的到来,满心欢喜地上前交谈了几句,随即便引领他走向稻田。
“你说的就是这个东西吗?”
黄易望着那只褐红色的大虫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戒备,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老兄,小心有毒。”
倪小红边说边捉起一只小龙虾,在黄易面前故意展示,引得黄易再次惊慌后退。
随后,倪小红将小龙虾抛入稻田,蹲下身子在水中洗净双手。
“别看它长得不起眼,味道可是鲜美极了,用来下酒再好不过。”
黄易一脸怀疑,对倪小红的话半信半疑,以为他在戏弄自己。他漫不经心地用棍子拨弄着水草上缓缓爬行的小龙虾,语气中满是质疑。
“真的假的?”
倪小红见状,拉着黄易走到一旁,神色十分激动。
“我骗你干嘛?有个好生意,你们村想不想做?”
“什么生意?”黄易好奇地问道。
两人来到栗子树下,倪小红蹲下身子。
“你们村的水田里没发现吗?”
黄易摇头表示不解,但看到倪小红认真的样子,他开始相信起来。
“不会是想卖这个吧?”他试探性地问。
倪小红一脸严肃地小声说:“咱们兄弟这么久了,你见过我随便开玩笑吗?我们两村离得近,可以一起养殖小龙虾。具体怎么做,你们村的人晚上好好学习。到时,你们村找个懂行的商人,负责在长安和县城开间小虾虾食肆店。”
“好主意!”
黄易虽然还未品尝过小龙虾,但看到倪小红如此认真,他点头表示赞同。
倪小红见黄易同意,便开始详细讲述养殖、收购、分销、开店、管理和分成等各个环节的计划。
“蓝田县有公子撑腰还好说,但长安那边,咱们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和门路,万一生意火了引人眼红怎么办?岂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黄易闻言,面色凝重,道出心中顾虑。
他一路乞讨来到蓝田县,早已见识过世态炎凉。
倪小红拍着老兄弟肩膀,笑道:“怕什么,俗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我们家公子与那些国公郎君交好,只要他们肯帮忙背书,再花些银子打点一下,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再说,长安城乃首善之地,在天子眼皮底下,谁敢肆意抢掠?”
黄易思虑再三,笑呵呵道:“收购、开店什么的事就拜托你们了,我们村负责好好养殖,你看怎么样?”
“好吧。”
两人就先敲定了这事。
近些日子,水泽公学公开入学考核,全国八至十四岁孩童赶来蓝田县,涌向水泽村。
山庄外停满了马车,前来参加考试的学生服饰各异,多为寒门和底层贫苦人家子女。
因世家大族和勋贵子弟有族学和太学,来得人很少,不足一百。
一进入山庄,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宽阔的水泥路,整齐的栗子树,一望无垠的稻田……
“哇……”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皆被三十米宽的水泥路吸引,顿时瞪着溜圆大眼,一脸不可置信。
\"好宽哦,好干净呢!\"
\"啷个石头嘛?\"
第一次见识水泥路,一名农家子弟惊叹出声。
用石头铺道,太奢侈了,他犹不相信眼前看到的,踩了踩,质感坚如岩石。
一名长安世家子弟见那衣着寒酸的孩子一脸好奇,顿时满眼鄙夷,嘲讽道。
“真没见过世面,土包子就是土包子,这是水泥路。”
“水门汀?”
刘堪呢喃了一句,自卑地往父亲身后躲了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