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你又没说,我以为……,明末混日子,睡觉打蚊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权力、金钱、美色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一个又一个原本正直善良的人紧紧束缚。

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廉洁的品质,实在是难上加难啊!

这些被腐化的官员们不知何时起,竟偷偷摸摸地学起了明朝官员的那一套敛财手段。

他们绞尽脑汁、不择手段,想尽各种办法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有的官员利用手中职权,巧立名目收取额外费用;有的则暗中勾结富商大贾,通过权钱交易获取巨额贿赂。

然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贪婪的官员们不仅自己疯狂敛财,还将黑手伸向了土地资源。

他们和本地地主狼狈为奸,想办法让这些百姓破产,然后骨折价收购这些土地。

随后把许多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挂在名下,借此收取高额的租金。这种行为使得大量无辜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陷入困境。

其中,有个别官员的贪婪程度简直超乎想象。仅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名下所拥有的土地竟然多达数万亩!如此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就连一向见多识广的张定都被吓得目瞪口呆。

张定十分震怒,把这些贪官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然后立即命令税务部行动处联合锦衣卫一起查办,胆子这么肥,这不好好治一治还得了?

然后大笔一挥明文取消了明朝给予读书人的各种优待,明朝规定,读书中举人可以免税400亩,中进士可以免2000亩,家里有做到四品官的,再免2000亩,有做到二品官以上的,再免1万亩。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些人名下拥有巨额财富,但其实大部分人的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真金白银。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读书人,他们虽然读了不少书,有着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但也不过就是些小地主罢了,更有甚者仅仅是从稍微富裕一点的农户家庭走出来的而已。

即便是那些有幸踏入官场、试图通过权力来谋取钱财的人,他们捞钱的速度也远远达不到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程度。

要知道,在江南地区这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一亩上好的田地价格可能高达十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那些刚刚开始贪污受贿的官员来说,想要迅速积累起大量的土地财富并非易事。

就这样,那些原本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份额瞬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其中最为虎视眈眈的便是当地的一众富有人家。

这些富豪们纷纷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自己名下广袤无垠的土地全都巧妙地挂靠在了那些拥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堂而皇之地规避掉来自政府的繁重赋税。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换取这一“特权”,这些富人们需要每年向那些读书人慷慨解囊,捐献出一定数量白花花的银子作为回报。

这种看似双赢的交易实则暗流涌动,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令人难以捉摸。

在每一年里,明朝所规定的赋税与徭役的总数额都是固定不变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政府能够直接征税的人口却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满足既定的财政需求,明朝政府不得不将更多的赋税负担强加于日益缩减的纳税人群体之上,并要求他们承担更为繁重的徭役任务。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辛勤劳作、安分守己的自由民们渐渐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变得难以承受。面对不断加重的税负和无休止的劳役,他们感到绝望和无助。

于是,许多人被迫做出艰难的抉择——离开那片曾经孕育并滋养过他们的故土,背井离乡,沦为四处漂泊的流民。

这些失去家园和生计的人们,在流浪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饥饿、寒冷、疾病等种种苦难如影随形,让他们的生存状况愈发恶劣。

而在这种极度困苦的环境下,一些流民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规模不等的群体。他们对明朝统治阶层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最终演变成反抗的力量,揭竿而起,组成了起义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超凡学神

桃芝儿

反派:顶级二代,不能享受享受?

狂飙的黑马

都重生了,傻子才惯着你

珊瑚坠

生而为人,何惧魑魅魍魉

亦木为栾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洒家来也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