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吃人,明末混日子,睡觉打蚊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边想尽各种办法忙着屠杀印第安人的欧洲人,一边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没有充足的牛马来干活啊!)
于是,还是野蛮人状态,生育能力又强的黑人被盯上了。从此,黑人的悲惨命运开始了,一船船的黑叔叔被送往美洲去开荒。
迫于劳动力的需求,和一些十分危险的行业,张定也采买了一些,但是和大唐不同,如今的中原人对这些黑人不再是包容的心态,而是十分反感与警惕。
早在大唐,黑叔叔就被卖到唐朝,他们被称作“昆仑奴。”史载昆仑奴像牛一样强壮,性情温和,踏实耿直,高贵的家族都争先恐后,因此昆仑奴在唐朝成为了富贵人的象征。
但是那个时候唐朝是世界老大,世界各国各种跪舔唐朝。但是自唐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汉人王朝一直没能恢复世界老大,甚至东亚老大的地位。
这人身处的位置不同,心态也完全不同。被压了几百年的汉人王朝出现了以程氏兄弟,朱子等理学家,搞出了三纲五常那一套,不寂寞对待女人,对待外国人的心态也不一样。
明朝继续延续了这一套,并发扬光大。再加上明朝的政策始终不是敞开国门,相反,自诩天朝上国的明朝一直是紧关着房门。
为了安抚国内的情绪,张定出了一笔钱和西方的奴隶贩子达成交易,继续购买年轻力壮的黑奴,但凡入境的黑叔叔,都要先经过西方人阉割以后,再入境去充当劳动力。
如此一来,民间的舆论才渐渐平息。就当买个黑色的人形骡子好了,毕竟有些事情确实需要人干,况且这骡子听不懂人话,虽然这黑不溜秋的也听不懂,但是鞭子打到身上就懂了。
有一个官员说:“我只歧视两种人,一种是搞歧视的人,另一种则是不歧视黑叔叔的人。”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着名的游记中,称中国人和日本人是“白色的”,没错,不仅是中国人,还有小日子。
葡萄牙人塞格莱接受曼努埃尔国王之命,前往东方收集关于中国的信息。他在马六甲海域遇到了真正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马可波罗游记里的神话国度臣民。
通过近距离观察他们与一起用餐等手段,他给欧洲本土发去类似信息:
中国居民是白种人。他们的身体素质不错、眼睛很细,而且服饰宽松,还有戴网巾的习俗。
这两位到中国的时候,当时无疑中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西方人的强盗逻辑一直都是这样,强者必定是自己人,他们是白种人,所以,中国人是“白人”。
其实这种做法,来源于欧洲人的有色眼镜,他们认为白种人是诸多人种中受到上帝祝福的人种,所以最美好的肤色是白色,除了白色皮肤,其余的都是劣等。
而到了近现代,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众人皆知。蹬鼻子上脸的西方人迅速把东亚人划归为了黄种人。
因为东亚再怎么软弱无能都比那些部落制的黑叔叔要强一些,所以黄种人的定义是介于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
而彻底从学术角度给中国人贴上黄种人标签的,则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是他彻底给亚洲人贴上了黄种人的标签。
在西方医学中,黄色皮肤还通常被看作是黄疸病的病状。显然,黄色在这里不再仅仅是对肤色的描绘,还包含了对东亚人精神面貌的不良印象。
黄种人的概念本身就是西方人出于自己的利益捏造的伪科学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