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第二文明
妖娆的蒲公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4章 第二文明,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妖娆的蒲公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天后,探测器采集到足够精准的数据,经过计算,广播信号发射源在蓝星航向正前方,大约3.3光年处。
知道了距离,以及广播信号的强度,就可以大致反推出共享者文明大体的舰队规模。
再加上共享者文明技术资源包,侧面透露出的科技水准,人类大概判断出,双方其实也就半斤八两。
对事物的理解程度,理论体系,还在同一层次。
只是共享者文明成长的时间够久,理论技术应用到现实的更多。
假如共享者文明足够强大,比如更强的能源获取方式,又或者更好的太空航行技术,就不会停在3.3光年外。
而是直接驻扎17光年外的天象-b。
一个星系,资源肯定足够丰富,适合文明的发展。
“战略上,我们可以松口气,共享者文明并非高级文明,但战术上绝对不能松懈。”
领导发话。
原因非常简单,共享者文明正在蓝星正前方3.3光年处。
三年后,对方就能直接看到蓝星。
按照经典物理学方式计算,蓝星将在约13.4年后与共享者文明相遇。
当然,这是不考虑蓝星加速的情况。
到了24.6%的光速,加速度已经变得极其微小,忽略不计。
但是按照广义相对论,时间膨胀理论,计算上洛伦兹因子,实际时间约为13年。
“共享者文明为何等在航道正前方?”
一位科学家提出疑惑。
“方便与流浪文明交流,进行人口转移?”
“不,不太现实,我们的速度太高了,根本就办不到,即使我们现在就发射一艘殖民飞船,没有李前的帮助,减速到低于1%光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
“李前肯定是超常规的,别的流浪文明必定没这种便利。”
科学家有着一些疑虑,却不太能解释清楚。
因而军方难就此做一些推测。
“三年后共享者才会看到了,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发送信息,尝试与对方沟通。
我们的信息会和我们的影像差不多时间到达。”
“可以发送探测器,提前侦查共享者文明,他们绝对想不到,以我们的科技水平,蓝星的速度,还能加速向前发送质量。”
又有一名科学家脑洞大开,加以改进:
“我们发射探测器,通信方式已然是电磁波,有被截获发现的可能,并且电磁波传递需要时间。
但是李前的永恒之树,配合隐秘之弦的信息传递是即时的!”
对于超凡,永恒之树这种颠覆广义相对论、物体体系的非常规玩意儿,科学家们抓破头皮也弄不明白。
信息超光速了啊!
因果、逻辑都可能会被颠覆。
然而,黑箱是黑箱,神秘归神秘,该用还得用。
科学家短暂讨论,基本确定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唯一难点在于李前的时间安排。
根据中心的说法,李前正在雾气空间进行非常重要的尝试,轻易不能脱离。
“这件事情可以现在就准备,建造飞船,人员筛选,以及最后如何将该宇航员回收,最好做到万无一失。
李前那边的时间,中心会去沟通,必要时刻这不失为杀手锏。
提前高效的掌握对方动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大会上,最终拍板。
有人驾驶探测飞船可以搞,风险比较高,比如李前加速时,宇航员需要承受较大的加速度。
任务期间也有可能被发现。
任务所需要的雷达、望远镜观测设备,更会占据飞船仅有的载重,导致减速、机动燃料减少,回收是个难题。
当然,这些难题都是对于一般文明而言。
人类有着数目众多,上限极高的超进化者,生命力强悍。
足以较长时间不吃不喝,更多的携带燃料。
其次,即使最后飞船航线与蓝星偏移,只要不是非常离谱,苏想或者李前都能将之捞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