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群起伐逆,幸好遇见神,班门弄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帝刘裕共有七个儿子。
大儿子刘义符、二儿子刘义真,被刘裕亲自指定的四位辅政大臣弄死。
三子即皇帝刘义隆。
四子刘义康,被皇兄刘义隆弄死。
七子刘义季,眼见四哥被皇帝三哥一步一步降职、外放、削爵、黜为庶人流放偏僻荒地……他内心十分痛心、无奈,于是终日饮酒至醉,结果先于刘义康死去。
现在,皇帝刘义隆也死了。
七兄弟之中,还剩两人:老五刘义恭、老六刘义宣。
江夏王刘义恭在刘义康失势后,就担任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成为首宰。
如今,新皇即位,刘义恭和十二个儿子都住进了皇宫,失去所有权力。
刘义宣的爵位是南谯王,级别是一品司空,身份是侍中,职务是荆州刺史。
他一直驻在江陵城,有军队、有地盘、有人口,属于地方任职的实力派人物。
对于京城建康发生的事情,刘义宣很快就清楚了。
刘劭继位后,首先向这位实权皇叔示好,对其加官。
但刘义宣对三哥刘义隆非常忠诚,对这位杀害三哥皇帝的侄子并不买账。
他正打算发布讨逆檄文,号召各地方刺史、郡守、将军联合起来,攻打建康城,歼灭大逆不道贼子刘劭。
刘义宣还没行动,却被自己的侄子、三皇子刘骏抢了先。
第一个跳出来讨伐刘劭的,正是刘劭三弟、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
刘骏之所以高调反新皇,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的皇帝老爹多么有感情。相反,在一众皇子之中,他是最不受皇帝待见的那个,因而对老爹之死最无所谓。
刘骏之所以率先跳了出来,是因为老臣沈庆之的支持、鼓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本人文武双全、暗藏野心,手头正巧掌握着十多万军队。
为什么说“正巧”呢?
原来,元嘉时期,西阳郡五水一带(湖北黄冈)的蛮族爆发叛乱,闹得越来越凶。
皇帝刘义隆派老将沈庆之为主帅,节制豫州、荆州、雍州三州军队,讨伐五水蛮。
当地地形复杂,五水蛮人机动灵活、悍不畏死。朝廷军队的围剿收效不大。
战事进行多年,陷入胶着状态。
刘义隆于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下诏给江州刺史、三皇子刘骏,命他率领几万大军,前往与沈庆之会合,统率诸将对五水蛮战事。
这样一来,刘骏手头便有了调动十几万大军的兵符。
这时正是刘劭弑父篡位的前几个月。
不久,刘劭杀害了父皇刘义隆。
刘骏手下南中郎典签官董元嗣,正在建康办理粮草交割等事宜。
刘劭召见董元嗣,亲口告诉他:先帝(刘义隆)是被徐湛之、江湛害死的。请回去转告武陵王,一切无需担心,江山是咱们兄弟共有的。
董元嗣回到江州,对刘骏讲了建康皇宫的真相。
刘骏让董元嗣再去建康,求见“新皇”,告诉对方不用多虑。
同时,刘骏派人偷偷通知自己手下所有将领:全部带着队伍,由征蛮前线撤回,向九江集结。
正在这时,沈庆之收到刘劭的密信。
刘劭做太子时,沈庆之担任过太子府步兵校尉。
在北伐问题上,沈庆之观点与刘劭一致,两人因此私交不错,有些惺惺相惜。
刘劭当了皇帝,想当然地把这位老将当做自己人,对其很有信心,也寄予厚望。
刘劭派人送密旨给沈庆之,要他杀掉刘骏,夺得十几万军队指挥权,然后与自己一起共享富贵。
沈庆之虽然与刘劭有许多共同语言,但,一来,他是位老派忠臣,看不惯刘劭弑父上位,不愿与之为伍;再者,他很瞧不起刘劭的首席高参萧斌,认为他们成不了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