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东北军事要塞
有机有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东北军事要塞,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有机有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倭寇的关东军,倭寇自从1931年后,在东北到处修建军事基地。修建军火库,为以后统治东北做足准备。在东北的大山里面,东北的交通要道都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是二战时期倭寇修建的大型军事要塞东宁要塞,正面宽 110 多公里,纵深达到 50 多公里,被日本倭寇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这里有大量的永备工事、地下仓库、电站、通信枢纽部等附属军事设施,还有军用机场、铁路和公路等。东宁要塞是倭寇为了进攻苏俄而建立,曾屯驻大量兵力和装备。现在变成了对抗华夏军的重要基地,这个要塞可以说是倭寇目前国内科技的集中显示!
- 虎头要塞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周边的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与苏俄的伊曼市隔江相望。该要塞于 1934 年开始修建,耗时多年,投入数亿资金,强征东北劳工 10 余万。- 虎头要塞中心区域正面宽12千米,纵深6千米,主要由猛虎山、虎北山、虎西山、虎东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主阵地是猛虎山,它由中、东、西猛虎山的三个丘陵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屏障- 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出入口、通风口、枪眼、炮眼、反击口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
虎头要塞的炮兵阵地中有41厘米口径榴弹炮1门,30厘米口径榴弹炮2门,24厘米口径榴弹炮2门,15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10厘米口径榴弹炮8门,还有野炮、步兵炮、山炮、迫击炮43门。要塞还构筑有防空火力,配备高射炮18门,高射机枪10挺。
- 要塞内储备的粮食、燃料、被服等可供一万多倭寇3个月左右的需求。
- 海拉尔要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是倭寇关东军为进攻苏俄在东北边境设立的 15 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之一。由 5 个主阵地和 4 个辅助阵地组成,地下通道总长约 4000 余米,各类用房 50 多间。其地下工事距地面 12 至 17 米,采取地下掘进式建成,有大量的永备火力点、指挥所、观察所、发射阵地等,还修建了防坦克壕、铁丝网等防御设施。
倭寇在东北的铁路沿线、交通要道、战略要点等地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炮楼。在鸭大铁路沿线,倭寇鬼子修建了很多炮楼,用于监视和控制周边地区,防止劳工反抗和其他势力的攻击。
除了大型要塞,倭寇还修建了众多的防御工事群和一般阵地。这些工事群和阵地相互连接、配合,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防御体系。包括大量的战壕、掩体、暗堡、机枪阵地等,有些还配备了地雷、铁丝网等障碍物。
为了应对空中威胁,倭寇在东北的一些重要城市、军事基地、交通枢纽等地修建了防空设施,高射炮阵地、防空洞等。这些防空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倭寇的防空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