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冥王阿茶,从武侠开始元神不灭,李梦仙,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虚与莫愁二人在那漫天的风沙之中并肩缓缓前行,眼前的黄泉路则宛如一条巨大的蟒蛇一般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其尽头处有一座模糊不清的建筑若隐若现。
黄泉路的两旁,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朵奇异的花朵。
这些花儿在风沙中摇曳生姿,散发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气息。
李莫愁不知何时已然换上了一身华丽的紫色长裙!满头如丝般柔顺的秀发随风狂舞,仿佛与这片荒芜之地格格不入,但却又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风情万种。
沈虚被那些花朵吸引住了目光,只见它们长得极为美丽,娇艳欲滴。于是他忍不住走到路边,弯下腰去,伸出手正准备采摘其中的一朵。
“住手!”突然,莫愁快步走到沈虚身旁蹲下身来,“夫君,你可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听到莫愁的呼喊,沈虚停下手中动作,转过头看向她,然后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晓。
“它叫彼岸花彼岸花,因其花叶永不相见的特点,被赋予了独特的神话色彩。
传说中,彼岸花盛开在黄泉路两旁,它的红如同鲜血,绚烂却又带着一丝凄美。
彼岸花一方面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花叶生生相错,永不相见,寓意着阴阳两隔的亲人、爱人之间无尽的思念!
它同样也代表着新生与轮回,虽然花朵与叶子不能同时出现,但在轮回中它们始终交替存在,象征着生命在不断消逝的同时又蕴含着重生的希望 。 ”
两人也不急着寻找镇天棺,莫愁依偎在沈虚肩膀,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坐在路边,看着漫天风沙下几朵绽放的彼岸花。
两人的思绪飘了很远,谁都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的待着。
黄泉路上没有时间概念,不知过去多久,李莫愁悠悠叹息一声,离开沈虚的肩膀,轻声说道:“夫君我们该上路了!”
沈虚点点头,两人继续前行。
前方黄泉路被一条河隔断,桥边有着一块三生石。
“想必这就是奈何桥和三生石了。”
三生石在忘川河的旁边。它承载着人们前世、今生和来世的缘分与记忆。
人们相信,每个人的前世今生都刻在三生石上,它见证了灵魂在轮回中的流转和情感的延续。
三生石的意义在于它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不渝和缘分的天定,是恋人之间对永恒爱情的美好期许,表达了人们希望在生生世世中都能与所爱之人重逢、相守的愿望。
它也体现了一种对因果轮回的深刻理解,前世的因种下今生的果,今生的行为又会影响来世的命运,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敬畏因果。
沈虚缓缓伸出手指,仿佛那指尖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情感。只见他以指代笔,轻轻地触碰着三生石,仿佛要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莫愁的爱意都融入到这每一笔每一划之中。
沈虚金仙境的强大肉身,使得在这坚硬无比的三生石上书写变得轻而易举。
伴随着沈虚的动作,三生石上逐渐浮现出了他和莫愁的名字,那字迹犹如龙飞凤舞般飘逸洒脱。
而莫愁,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美眸凝视着沈虚认真专注的模样,心中满是柔情蜜意。她就那样安静地看着他,看着他一笔一划地将两人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三生石之上。
终于,当沈虚完成最后一个笔画时,他轻轻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
突然间,三生石上变化,刚刚才被刻好的两个名字突然间如同烟雾一般渐渐消散开来,眨眼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三生石的表面再次恢复成了最初的光滑如镜。
“嗯?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沈虚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完全无法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莫愁微微一笑,轻声解释道:“夫君莫惊,其实这并非什么异常之事。如今我的命运已然超脱于这方小世界的天道掌控之外,即便是那至高无上的洪荒世界中的三生石,恐怕也难以承载你我二人之名。”
沈虚面色凝重,双唇紧闭,一言不发地紧紧握住莫愁那柔若无骨的小手,缓缓地踏上了奈何桥。
其实,沈虚自己心里清楚,并非是那块三生石无法承受住他俩的名字,而是他们二人的未来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这种未知如同一片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沈虚心头。
而这一点,聪明如莫愁又何尝不知呢?然而,两人心有灵犀,彼此之间无需过多言语便能明白对方的心思。
二人深知,在那遥远的至高洪荒界,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虎视眈眈,绝不会轻易允许他们走到一起。
尽管如此,沈虚依旧沉默不语,但他紧握着莫愁的手却不自觉地加大了力度,仿佛要将这份执着通过掌心传递给身边的爱人。
莫愁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从他手中传来的那份坚定与决心,可面对此情此景,她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去劝慰眼前这个深情的男子。
莫愁轻轻地叹了口气,索性不再纠结于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对她来说,未来究竟怎样并不重要,此时此刻能够与心爱之人并肩前行,共同走过这奈何桥,已然足矣。
于是,她微微仰起头,面带微笑,静静地凝视着身旁的沈虚,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片刻的美好之中。
终于,当两人双双踏过奈何桥后,一座古风古色、气势恢宏的建筑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这座建筑宛如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一般!
伴随着“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声响,木门缓缓地被推开了。
门轴转动时发出的摩擦声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打破了某种尘封已久的宁静。
踏入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个宽阔无比的大厅。然而与它宽敞的空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大厅内除了正中央摆放着的那张破旧不堪的木桌外,再无其他任何摆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