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
一枚君悦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3章 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一枚君悦芙,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贞观十八年正月十六日,雪后初晴,万物披上了一层白白的绒毯,冬日的陌光透着苍白,洒落在雪层之上,泛出耀眼的光芒。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与长孙无忌等武将文臣就征讨高句丽事宜,交换意见。
长孙无忌拿着一幅卷轴,经过李世民所坐的龙椅旁,他抬手将画卷在李孟姜之前放在两仪殿的现代画架上。
他解开上面的细绳,铺开画轴。
唰—
《高句丽地势图》六字率先出现众人目中,李世民得不得夸赞长孙无忌写得一手好隶书。
可现在又不是夸赞长孙无忌之时,李世民回头询问长孙无忌有何计策?
长孙无忌行插手礼回答,自泉盖苏文率兵逼宫,弑杀荣留王高建武,并立其侄儿高藏,已有三载。
他手里的象牙镇纸指向边角,地图上标注的平壤,安市等城邑在烛光下泛起朱砂的红晕。
长孙无忌继续禀告:
“奈何,这泉盖苏文心机与城府深沉,精于算计,而高藏此子过于软弱无能,高句丽大部分权力都被泉盖苏文之手”
李世民拿起一把宝剑擦拭着,雪白的剑刃映射出他那张威严并且有些微显苍老的脸:
“这倒是让朕想起那曹孟德挟持无能天子以令诸侯的荒唐事迹,如此说来,这高藏只是一位架空的傀儡帝王”
长孙无忌取出一本奏折,呈于李世民:
“微臣近日收到一封迷报,称这高藏欲派子入唐为质子,可消息尚未出王宫就泉盖苏文截杀,并称今其政今需盖‘莫离支印’才可行。”
兵部尚书李积上前禀告:
“圣人,微臣也有听闻高句丽大臣莫离,勾结邻国百济想一举攻下新罗,其狼子野心…”
李世民听罢,啪—的一声按在地图上的安市城上:“看来是时候出征了。”
李世民话音未落,就见黄门侍郎褚遂良已疾步出列:“圣人,万万不可亲自出征!”
笏板叩地声惊得阶下侍卫微微挺直腰杆,“昔年隋炀帝三征辽东,百万士卒埋骨荒丘,此殷鉴不远。”
李世民眼底的冰冷一闪而逝:“褚卿家,此话何意?按褚卿家之意说朕会重蹈炀帝的覆辙?”
“臣岂敢!”
褚遂良额头触地,声音却愈发清亮:
“陛下神武远超隋炀,然亲征一事 ”
他抬起头,眼中映着摇曳烛火:
“昔年李靖平突厥,李积破薛延陀,皆为陛下遣良将挂帅。今泉盖苏文虽恶,以李积为帅,张亮督水师,何愁不胜?”
他膝行半步,袍角扫过冰凉地砖:
“陛下若轻涉险地,万一有失……请圣人以江山社稷为重!请三思!”
“够了!”
李世民突然抬手。李积默默退后半步,将羊皮卷收进袖中。
殿内寂静如渊,唯有漏壶滴水声 “滴答” 作响。
良久,皇帝走向舆图,指尖抚过标注安市城的朱砂点。
那里的绢布已被他方才拍得发皱:
“朕非不知将在外可安天下,”
他忽然笑了笑,笑容里带着霜雪般的冷意:
“可泉盖苏文扣押朕的使者,当着百济人面烧毁国书,这一巴掌,朕要亲手还回去。”
李积忽又出列,甲胄在烛光下泛着幽蓝:
“臣愿为先锋,三十日内踏破鸭绿江!”
他腰间环首刀随着动作轻颤,刀柄上的螭纹吞口狰狞如兽。
褚遂良还要再谏,却见李世民已抓起案上的玄甲将作大匠所制的铜制箭镞,在烛火上缓缓转动。
箭镞锋利的棱面映出他眼底跳动的火焰:
“明日早朝,拟诏征兵。朕要让泉盖苏文知道!”
镞尖刺破素绢的 “嗤啦” 声在殿内炸开,李世民腕间玄甲护腕撞出冷硬声响。
铜制箭镞深深楔入舆图里的安市城标处,飞溅的绢帛碎屑落在朱砂字迹上,似点点血痕。
“大唐天子的剑,从来不是悬着好看的!”
烛火被气流激荡,将帝王怒容投在蟠龙柱上,随光影扭曲成困兽般的轮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