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院里的吉他声
大西瓜五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大院里的吉他声,刚成公务员,你就开始青云直上?,大西瓜五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这些起码副厅起步的领导笑容,也不是挤给江跃这种小卡拉米的。
若不是跟着陈书记下来,小小的科级领导,指不定连这些领导的办公室都进不了。
但跟着陈书记这位大佬,考察所到之处干部群众无不竭诚欢迎,简直就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江跃跟着过足领导待遇的瘾,却也大开了不少眼界。
比如领导兴致来了,便骑车游园。
和《人民的名义》里类似,第一梯队当然是两位谈话的大领导,其次就是自家处长和地方领导大秘。
电视剧为了缩减篇幅,也就出现两个梯队的人物。
但实际上,还有第三个梯队,便是江跃所在的位置。
他这个位置才是保障后勤的地方,拿着材料、水,甚至还有电脑笔记本等等诸多东西。
前面的领导一有需要,就要站起来蹬车,给他们送过去。
而且也不是直接就能送到陈书记手上,必须先交给第二梯队的处长,再由处长交给书记。
不然你们以为《人民的名义》里的白处长,真需要亲自天天跑食堂给书记打包饭菜?
实际上白处长之外,省委办公厅还有一堆人围绕着省委书记那个位置提供服务。
放到现实,就是综合调研一处的具体工作职责。
而除了这次骑车,让江跃印象深刻的场景还有一个。
陈书记到乡镇考察时,哪怕三令五申,也还真有人敢把所谓的土特产偷偷放到车上来。
什么故意用破烂包装掩饰的好茶,塑料瓶装着自家酿的茅子.......
拿这种来考验干部?
特别是这些人还是偷感极强的塞上车,若不是一科的人经验丰富,专门派肖时辉和江跃在车上守着,还真给他们得手了。
但有时候,办法也总能比花样多!
有的地方领导口才极好,能把这些东西和乡村振兴扯上关系,或者是当地发展策略紧紧相关。
陈书记也会自掏腰包买上一些,带动着江跃他们这些家伙也会跟着买。
“你见得多了以后就明白了,书记会出钱买土特产,证明他认可了当地的工作。”
“如果书记都没走完行程安排,就要离开当地的,基本上就等着回去整改。”
“你运气好,第一次出来是在本省考察,可以慢慢学习,不用小心谨慎和如履薄冰。”
“二科以前有个倒霉鬼,第一次跟书记出来就去中央,似乎是闹出了笑话,回来就被发配回原单位了,真是惨惨惨!”
肖时辉逮着机会就给江跃传授经验。
别看这种不成文的经验似乎微不足道,但确确实实是一处的立身之本。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想要出彩,就要从这些细节入手了。
所以这一趟下来,江跃路走不少,门道和经验学得却更多。
而书记的考察持续了一周,是连同周末的一周。
一科的周末也因此蒸发,直接无缝衔接到下一周的工作。
而按照肖时辉给江跃传授的经验,其实无论是留守还是外出,都还不是一处最忙的时候。
等到省里开各种大会时,那才是一处需要拿命来熬的时刻。
动不动就是通宵改材料、为了能及时拿到一些数据和例子,可能需要在办公室加班三四天都是常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