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规律的生活,梦寐以求的大学!
作家爱吃巧克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规律的生活,梦寐以求的大学!,都市:你校学生,个个国之脊梁?,作家爱吃巧克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3月20日。
星辰大学,哲学学院。
课堂之上。
女学生周韵,正聚精会神的听课。
任课老师,是副教授汪德峰。
四十多岁的汪德峰,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同学们,我们今天为什么要重温阳明心学,寻觅人生意义?
今天的时代,我们处于一种资本和技术的文明中。
资本诞生于欧洲。
它要不断保持自己的增殖,一定要突破欧洲的疆界,把全世界人的消费需要看成是它的市场,把整个地球的自然资源看成是它增殖的材料。
这资本的逻辑规定,是它的本性。
这种生产方式虽然诞生于欧洲,但它带来了世界史。
在这以前没有世界史。
只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孤立发展的历史。
这是一个我们这文明的一个特征——资本!
于是生命的意义,就被资本增长的逻辑规定了。
所以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资本的时代中,谁不上升就等于下降,谁停止就等于倒退……”
讲台之下。
周韵全神贯注的记着课堂笔记,把汪教授的话记录下来。
记笔记的同时。
她往周围看了看,发现每位学生都在认真听课。
整个课堂,没有任何杂音,只有汪教授的声音,以及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这种课堂氛围。
恰恰是周韵梦寐以求的,也是她理想中的大学课堂!
讲台上。
汪德峰继续说道:“《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第一条纲领‘明明德’,第二条纲领‘亲民’,第三条纲领‘止于至善’。
这个‘止’就是停止的‘止’,表示人生终极目标在这里。
在哪里?
至善!
什么是至善的人生?
一句话,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请注意王阳明这句原话。
这个‘心’是不是生命情感的居所?
我们的心,是生命情感所在的地方。
我们的生命情感,始终没有偏离它本有的条理。
天理,是生命情感本有的条理,没有任何偏离,那叫‘纯’了!
‘极’是标准的意思。
生命情感本有的条理,就是我们的标准,我们心中的标准。
我们的生命情感该怎样才是本真的,然后把它充分发挥出来。
不要有任何闲思杂虑!
出于私欲的杂虑、闲思,不要掺杂进去,一掺杂进去就不纯了。
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意义的人生。”
听到这里。
周韵在心里暗暗点头。
她很庆幸自己是一位哲学生。
因为只有在哲学课堂上,才能听到这种思想!
汪德峰教授,继续说道:“我国哲学刚起步的时候,就抓住人生问题本身。
《论语》当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约’是节约的约,在这里表示贫贱的生活处境。
‘乐’是快乐的乐,在这里表示富贵的生活处境。
我们的生活处境不断在改变,时而是‘约’,时而是‘乐’。
针对这个无常的人生。
我们要有常。
有常在哪里?
在你心里!
是你的本心仁体,叫仁之常体。
如果心中无仁之常体,也就是心没安顿好。
这样的人,你给他怎样的生活处境都没用的。
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
这叫左也不安,右也不安。
这就是不仁者,心没安顿好。
所以我国哲学千年的发展,围绕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人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
所以龙国哲学,是人生哲学。
这样我们就揭示了,在今天21世纪的龙国人,重温阳明心学的原因和它的必要性……”
话音落下。
下课铃声响起。
包括周韵在内的所有学生,都面带意犹未尽之色。
汪教授在哲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且他教学风格独特,善于将复杂的哲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哲学的精髓。
听汪教授的课,能引发深思和共鸣。
他们都很幸运,能成为汪教授的学生!
……
下课之后。
周韵漫步在校园里,前往学校辩论社。
她是学校辩论社的一员,加入社团,能丰富她的校园生活。
走在校园小道,微风徐徐。
放眼望去,绿树如茵,鸟语花香。
路过的学生,每个人都精神饱满,洋溢着青春朝气。
恢宏大气的校园环境,以及周围的凉亭座椅,无一不是周韵梦想中的校园。
片刻之后。
周韵来到辩论社。
社团内,全都是跟她一样志同道合,喜欢辩论的学生。
今天的辩题,是【只要有足够的钱,是不是能够买到一切?】
周韵担当的是反方结辩。
她面对众人的目光,自信的说道:“你说钱买不到放下,错!
我现在如果手机摔了,心疼的要死。
其中一个理由,舍不得那个钱!
很有钱以后,手机摔了,无所谓。
这就是钱买到的一种放下。
你们懂吗?
事实上跟你们想象的刚好相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