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周平王
天民思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周平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天民思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西周末年的风云变幻孕育出了一位在周朝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君主——周平王姬宜臼。他出身于姬姓家族,诞生在周幽王姬宫湦统治下的西周王室宫廷之中。其母亲申后,出自姜姓,乃是申国国君申侯最为疼爱的女儿。申后身份高贵无比,早在周幽王身为太子之际,她便嫁入了周王室。凭借着端庄贤淑的品性和母仪天下的风范,申后被册立为王后,在宫廷中备受尊崇,成为了西周王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的言行举止都为宫廷众人所效仿,在当时的西周社会,她的贤名远扬,为周王室赢得了不少赞誉。
周幽王在位之时,初时的他也曾心怀壮志,期望能够将西周的辉煌延续下去。当他看到年幼的姬宜臼聪慧过人,举止之间尽显端庄稳重之态时,满心欢喜,认为姬宜臼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于是,他顺应祖宗传下来的制度,郑重地将姬宜臼立为太子,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厚望。在周幽王的设想中,姬宜臼未来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继承周室的荣光,带领西周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他亲自为姬宜臼挑选学识渊博的老师,教导他治国理政的方略、礼仪道德以及历史文化知识,还时常带他参与宫廷的各种活动,让他熟悉王室的运作和政治事务,期望他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日后登基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命运的轨迹却突然发生了转折。周幽王在位期间,偶然邂逅了妃子褒姒。褒姒那倾国倾城的姿容瞬间吸引了周幽王的目光,让他为之神魂颠倒。褒姒不仅容貌艳丽,而且生性孤傲冷淡,这种独特的气质如同带刺的玫瑰,更增添了她的神秘魅力,使得周幽王对她愈发着迷。自褒姒入宫后,周幽王的心思便逐渐从朝政和太子姬宜臼身上转移开,整日与褒姒寻欢作乐,荒废了朝政。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在褒姒的不断蛊惑下,周幽王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废嫡立庶。他全然不顾祖宗礼法和朝臣们的反对,一意孤行地废黜了申后的王后之位。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宫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曾经尊贵无比的申后,瞬间失去了往日的荣耀,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之中。与此同时,姬宜臼的太子之位也被无情地剥夺。周幽王改立褒姒为王后,将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立为太子。这一决定彻底打破了王室原有的权力平衡和继承秩序,使得宫廷内部陷入了混乱和纷争之中。
姬宜臼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深知自己无力与父亲和褒姒抗衡。在母亲申后的精心密谋和安排下,他与申后趁着夜色,偷偷地逃离了王宫。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生怕被周幽王的人发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匆匆赶到了申国,投奔申侯寻求庇护。申侯看着狼狈不堪的女儿和外孙,心中满是心疼和愤怒。他怎么也想不到,周幽王竟然如此昏庸无道,做出这等违背天理人伦的事情。申侯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女儿和外孙讨回公道。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心中的怒火终于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彻底爆发。他无法忍受女儿遭受的不公待遇,也不能容忍外孙被废太子之位。于是,他联合了鄫国(地处河南方城,这个国家虽地域不大,但在当时也有着一定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以及西夷犬戎,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联军。犬戎部落长期生活在西北边陲,他们生性勇猛剽悍,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精湛,作战时勇猛无畏,令人生畏。这支联军浩浩荡荡地向西周都城镐京(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作为西周的都城,这里曾经繁华无比,是西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发起了进攻。
在联军的猛烈攻势下,镐京很快便陷入了危机之中。犬戎的军队如潮水般涌进城中,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骊山之下,周幽王被犬戎残忍地杀死,结束了他那昏庸的一生。褒姒也被掳走,从此下落不明。犬戎军队还肆意搜刮城中的财物,将周朝多年积累的财富洗劫一空,随后扬长而去。曾经辉煌无比的西周都城,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西周王室陷入了绝境。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申、鲁、许等诸侯国挺身而出。他们深知,若不尽快拥立一位新的君主,周王室必将彻底覆灭。于是,这些诸侯国当机立断,共同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就此成为了周平王。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刚刚登上王位的周平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犬戎的势力依旧十分猖獗,他们时常侵扰王室领地,给周王室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躲避犬戎的侵袭,周平王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开启了艰难的东迁之旅。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告别了故都镐京,那里有着他童年的回忆和曾经的荣耀,但如今却已成为一片废墟。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希望能在洛邑这片土地上,重新寻找周王朝新的根基,恢复周王室的昔日荣光。
周平王即位后,深知要重振王室并非易事,需要有得力的辅佐之人。于是,他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郑武公雄才大略,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理地方的经验。他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发展经济,使得郑国的国力逐渐增强。晋文侯也是一位贤明且有军事才能的诸侯,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的全力辅佐下,周平王勉强支撑起了摇摇欲坠的残局,使得周王室不至于马上崩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室的衰落趋势依旧难以阻挡。
周平王在位期间,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郑国在郑武公、郑庄公父子的精心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势力越发雄厚。起初,周平王对郑氏父子颇为倚重,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权力和信任。但随着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渐超出了周平王的掌控范围。周平王心中开始忧虑起来,他不愿看到朝政大权被郑庄公所操纵,担心郑国的势力过于强大,会对周王室构成威胁。于是,趁着郑国国内多事,郑庄公未能及时前来上任的时机,周平王企图撤掉他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政大权分托给虢公。
郑庄公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心生埋怨。他自认为对周王室有功,多年来尽心尽力地辅佐周王室,如今却遭到如此对待,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他马上赶往洛邑(今河南洛阳),气势汹汹地向周平王施压。周平王面对郑庄公的质问,自知理亏,虽再三赔礼道歉,但郑庄公态度坚决,寸步不让。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周平王无奈之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以此来平息郑庄公的怒火。
此提议一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上激起了千层浪。让天子的王子前往诸侯国充当人质,这一行为无疑是对周天子尊严的严重践踏。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皆认为此举乃是对周王室威严的巨大损害。然而,面对当时复杂的局势,众人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更好的解决之法。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深思熟虑,群臣最终达成共识,决定采取一种相互交换人质的策略。具体而言,就是让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也来到洛邑,作为人质留在这里;而王子狐则前往郑国,名义上是去学习,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人质的交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