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高产晚熟,有些另类,清泉明月,安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梅子窝,

原本最另类的那块稻田边上,十余个人正围在陌上。

若是仔细看去,那十余人中至少有七八人正矮身蹲在田埂上,他们一个个的都神情专注且仔细无比的查看稻田中的禾苗。

待看得仔细了,那三四位站着不矮身蹲地的人,却正是沙洲村的陈达田,陈达隆和陈友河。

且说,陈友河一大早动身去旱地里收割剩下的一亩多黄豆苗,刚将半数都已经黄叶枯萎的豆苗挑下坡地,送来村前的晒谷场。

都还未来得及将豆苗铺开晾晒,远远的便听到了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待听得仔细了,来人却是已经月余未见的桐江村谢家的秀才老爷。

秀才老爷见他挑了黄豆苗回晒谷场,甚是喜欢,也不顾黄豆苗生涩多毛,弯腰拾起一把就查看起来。

“嘶……友河贤侄,你这黄豆苗,每株苗圃上竟能结七八瓣豆荚。你,这是如何做到的呀?”

谢文元也没顾得上给陈友河做介绍,与他随行的人可有五人。虽说,陈友河曾经见过全部六人,可是,除了谢文元与他的随从路井路田之外,剩下三人他却是一点也不认识。

面对谢文元的询问,陈友河呵呵一笑,很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是稍微好一些的豆荚,其他地方的豆荚可没这么好。我这豆是轮换种的土地,且苗圃长成后还做过一些分株才有这般长势。”

“哦,你交换种植了何物?”

谢文元追问。

“还能有何物,就是高粱、黄豆两大作物轮换着来,偶尔种一些花生,有些时候也种些白薯。总之不能单独在一块地里连续两年种植豆子。否则豆苗容易出问题。”

陈友河说的这些谢文元也知道,这都是老一辈种地得出来的经验,不论是种黄豆还是种高粱,一块土地单独种一项农作物时最好不要连续种植两季。否则,农作物容易生病减产。

“这么说,你这块地的豆荚,能比其他处的产量高,便只有可能是你中途分植过豆苗所至?”

谢文元心中无比好奇,这种操作还能提高植株的单产?他是闻所未闻,听所未听呀。

听谢文元这么分析,他身旁身穿绸缎服饰的中年男子眼睛不由也亮了几分。

“确实有可能,不过我也还不是很确定。”

陈友河点头回道:“四月时犬子生了一场病,康复后便说想吃青豆。”

“我寻思着,这青豆拿来做菜给吃了多可惜呀,可奈何小孩子嘴馋,我心一软就答应了,当时我也觉得,有一块地里生长的豆苗有些太密实了,担心透气不佳,豆苗容易生病,便选了些许青豆苗割了回家剥了青豆,给孩子解了解馋。”

“后来,那些被分了植株的苗圃长的便比其他地方的茁壮一些。然后,就是现在这些样子。”

听陈友河说明,晒谷场这数担高产黄豆苗的出处,那身穿绸缎的富贵中年也没忍住心中的高兴,说道:“这倒是成就了陈壮士的拳拳爱子之心呀。既寻的一个可能让黄豆高产的途径,又解了娃娃的馋虫。哈哈,运气总是偏向勤奋之人的呀!”

“先生所言甚是在理,不过,这位陈友河,您可还记得,他就是五月之时,弄了那块豆腐形状稻田,养鱼驱蛾虫子的壮士。”

谢文元也为陈友河能有此收获感到高兴,同时把陈友河恰到时机的介绍给身边的富贵男子。

“恩,我想起来了。这次专程来到梅沙圩,可不就是想看看当初鲤鱼驱蛾的稻田,如今成效几何了吗?”

富贵男子点头说道:“陈壮士,我可是看过了谢夫子家,当初改苗养鱼儿的稻田才来你们村的。你能带我去看看你家当初改苗移株放鱼驱蛾的稻田吗?”

“贵人想去看我家的稻田,自是无有不允的道理。”

陈友河欢喜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对疯批男主手拿把掐那些年

吞雨千斤

全民求生游戏,开局一座小破屋

月月富贵

离谱!谁说我老婆贪慕虚荣?!

油麦菜炒茼蒿

从小土匪做起

爱吃油豆腐炖肉的邹云

魔女入仙门卧底,就这个攻略爽!

雾云绕绕

婚不由己:陆先生先动心

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