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云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0章 技术原理,今日不宜恋爱,离云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20章 技术原理
“‘东风踏浪’,我原创的灭国者杀球系列招数之一,灵感来自于我国的东风系列导弹,属于抽击式杀球,其球速及威力相比‘北极星闪击’略有逊色,但胜在跨度极大的攻击行程以及无法预测的复杂球路,哪怕是现役国家队都难以拦截。”成曦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仿佛这是符合现代物理常识的招式讲解。
“——”
江书夏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她现在真的很想狂翻白眼,顺便简单粗暴地骂一句娘,但毕竟是在视自己为偶像的学妹面前,而且后头还有个巴不得自己整点大活儿的新闻学妖怪,怎么着基本的素质和形象还是要维持住的,她艰难地平复内心的波澜,用中指推了推眼镜的鼻梁部,说道:“非常漂亮的一记杀球,我从没想到羽毛球还能飞出如此离谱的球路,如果不是看到边上的人打的是正常的羽毛球,我估计会以为我们活在什么动画或者小说里面……我挺好奇的,这到底是什么技术原理?”
……
“是乘波体,这种‘打水漂’的球路绝对是乘波体的飞行轨迹!”李云东坐在长椅上双手环胸,微微眯起的眼缝中掠过精明的光芒。
“哦?李云东选手似乎发现了这一球的秘密?不妨给观众们讲解一下。”顾思南有些好奇地向着李云东问道。
“当然。”李云东微微颔首,整理了一下思绪,板着脸说道:“众所周知,现役的高超音速导弹有两种结构构型,一种是双锥体高超音速导弹,特征就是双锥结构,前锥为尖锐的圆锥形,能在高速飞行时刺破激波,而与前锥相连的后锥有着较大的锥角,用于调整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和稳定性,飞行时后锥部分隐藏在激波后面,从而减少阻力提升导弹速度。但双锥体构型在变轨能力上略有缺憾,尤其是在末端弹道相对固定,大大提高了被反导系统拦截的概率。”
“相比之下,我们要说的另一种结构构型——乘波体高超音速导弹,就有着更为突出的变轨能力。”李云东推了推根本不存在的眼镜,一本正经地说道:“所谓的乘波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激波产生升力的结构设计,其外形通常为尖锐前缘和扁平下表面的组合,通过这种特殊的外形设计,能够将飞行器前缘产生的激波固定在结构下表面,形成一个下表面高压区和上表面低压区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哦、哦?”顾思南听得有些迷糊,总归还是附和了一声,问道:“那这个乘波体和成曦选手的诡异球路有什么关联呢?”
“这么说吧,当乘波体在大气层边缘以高超音速飞行时,能够利用这种气动结构进行周期性的‘跳跃’,每次接触到大气层后就会反弹,类似于石头在水面上弹跳,只不过乘波体是以大气层为水面进行的‘打水漂’,而这种不规则的飞行轨迹会大大增加中段拦截难度,也会大大增强导弹的突防能力,敌军只能寄希望于在导弹俯冲下来时进行拦截,也就是所谓的末端拦截——但遗憾的是,末端拦截的成功率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低得可怜的。”李云东指了指落在江书夏身后的那颗羽毛球,说道:“你回忆一下,当时羽毛球翻过网带的时候,突然开始在半空中打起水漂,从而越过江书夏选手的防线,最后在逼近底线的区域快速俯冲而落,这完全对应的是乘波体的滑翔和俯冲两个阶段,也非常符合‘东风踏浪’这个杀球的命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