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猫了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4章 发展·军纪,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有猫了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军纪严明的军队,其效果并不只是体现在所谓的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这一点;更是体现在对主将命令的严格和迅速执行上——令行禁止,收放自如,随着主将命令的改变而迅速转变……

这样的军队,如何不能百战百胜?

把这放到战后的处理上,如果一个将领能够真的彻底约束住手下的士卒,说不抢掠那就真的不抢掠……这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爱民与否,更是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是将领对这支军队的掌控程度。

赵匡胤当然也希望大宋的军队能够成为一支令行禁止、严守军纪的军队。

他费尽心思削减军中的不少权力,不只是为了稳固他本人的权力,同样也是想要压一压唐末以来的那种骄横之风——同样,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不听军令不守军纪之风。

这些年的士卒,许多都连最基本的军纪——听从命令都做不到,更何况其他?

但是赵匡胤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军队的军纪严格到“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地步。

……说实话,这有点过头了。

真的有点过头了啊。

如果能够约束住士卒,让他们不要去抢掠百姓,这就已经可以视作是一个军纪和风气方面的大成功!

但这也只是让他们不要去主动抢掠百姓,可如果百姓主动自发想要犒赏一下军队——且不论这种犒赏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某种潜规则——那怎么可能让军队拒绝?

这种命令,谁会愿意听?

别说愿不愿意听了,怕是有人提出来,都会被别人觉得脑子有毛病,而不是觉得这人多么正直善良之类。

咱们自己不拿,就是爱护百姓,对百姓秋毫无犯了,这很好,这非常好,这体现了国朝连军中也人人知晓礼义,深受圣人教化;但是百姓们主动给,还不允许要……这是脑子有病!

将士们确实辛辛苦苦打了胜仗,难道让他们连庆贺一下都不让?

想到这里,赵匡胤搓了搓脸。

说实话,他也觉得这句话不太对,这个军纪有毛病。

别的不说,军中有时候确实是要靠一些获胜后的战利品作为对将士的犒赏和安抚的——虽然这个战利品也不是说就要抢掠百姓吧,但是……

当然,如果一支军队真的能够把这样的军纪也执行下来,赵匡胤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怎么做到让所有人认同这样的军纪,又让所有人都愿意严格执行的?

不去抢掠百姓不说,可能连百姓主动给出来的东西都绝对不拿——这是怎么做到的?

按照赵匡胤的理解,不去抢掠百姓、不多要百姓的东西——不是一点东西都不拿——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也只是能够在某支军队的家乡能够做到。

毕竟,大家都是这个地方的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周围都是熟悉的父老乡亲、亲人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换言之,大家都是自己人。

自己人,只要情况还允许,那当然不会去抢自己人了啊,也不会拿走太多自己人的东西。

可一旦到了外地,这支军队就不会这么做了——他们还会是该怎么拿就怎么拿。

如何能够让不在自己家乡的军队也能严守这样的军令,不抢掠百姓,令行禁止?

那个“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军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赵匡胤对这个问题的兴趣被提到了最高。

甚至,他都没心思去关注黄巢的起义故事了——反正经过结果他已经知晓,确实没有必要再那么认真地听下去。

还是思考思考这支军队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在大宋能不能也做到、哪怕没有那么完美地做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前妻惊艳回国后,乔总跪求父凭女贵

微笑盈盈

重生在电影的世界

盏茶煮酒

断绝关系第一天,我氪金成武神!

日更万字是基操

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

流火萤殇

恶雌肥又丑?众兽夫都争着洗兽裙

木弋舟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最后一颗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