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坐而论道
流泉洗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坐而论道,重回1975:材料王国,流泉洗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觉得应该效仿大众,把海外工厂建在美国和西班牙!”皮耶希说道。
“理由呢?”莫铮略有些失望的问道。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奥迪汽车联盟理应在美国设置一个生产基地,而西班牙的人工成本只有联邦德国的三分之一,也不缺乏优秀的技术工人,咱们完全可以把dKw小型汽车和漫游者中型汽车的生产,分别放在美国和西班牙,腾出国内生产线,用于奥迪和霍希中高端汽车的生产!”皮耶希一五一十的说道。
“dKw和漫游者把生产基地建在西班牙,虽然能够降低一部分生产成本,但还不足以在惨烈的价格战当中,击败日系车!”莫铮想了一会儿之后,摇摇头说道。
“莫先生,我觉得咱们的主要市场还是在欧洲和北美,即便是中小型车,主要竞争对手也应该是雷诺、大众、雪铁龙、菲亚特、福特这些欧美车企……”皮耶希有些犹豫的说道。
“不,dKw和漫游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丰田!只有击败丰田,才能真正成为中小型车的王者!皮耶希,我们需要一款,无论是外形设计、生产成本、油耗,包括车身材料和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都能够跟卡罗拉同台竞争的车型……”莫铮说道。
“不太可能!丰田第三代卡罗拉在北美市场的售价还不足1万美元,这一点我们基本不可能做到!”皮耶希摇摇头苦笑道。
“丰田为什么能够做到?”莫铮皱眉问道。
“第一代卡罗拉在十年前,用匪夷所思的68万日元价格抢占市场以来,虽然经过多次调价,但依然用低价和小排量,牢牢占据了中小型车的市场,销量优势摊薄了研发设计成本,加上泰国工厂极低的人工成本,让卡拉罗跟绝大多数日系车一样,成为廉价和低排量的代名词!莫先生,德系车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不应该主动放下身段,去跟日本人打价格战……”皮耶希说道。
“所以我们也应该把海外生产基地搬到亚洲去,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可以用在提升车身材料、内饰配置和动力系统上!”莫铮说道。
“把dKw和漫游者的工厂也建在泰国?这倒是个办法,第三代qp汽车钢的优势,加上泰国低廉的人工成本,还真的可以跟日系车争抢亚洲新兴国家市场……”皮耶希若有所思的说道。
“中国的人工成本更低!而且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比整个东南亚市场加起来都更大!”莫铮说道。
“消费潜力?中国的人均工资才几十美元,他们就算不吃不喝,十几年的积蓄也买不起一辆最便宜的车……”皮耶希半信半疑的说道。
“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随着国门的打开,很快就会有一批聪明的家伙能够挖到第一桶金,而且,中国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众多,有着极为庞大的公务车市场,这对于奥迪汽车联盟来说,是一个极佳的机会!”莫铮信心十足的说道。
“泰国已经有日趋成熟的汽车零配件供应链和熟练的产业工人,这一点是中国无法比拟的!”皮耶希摇摇头说道。
“熟练产业工人不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员工的互换,把工人送到德国来培训!零配件供应链的缺乏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个不错的机会……”莫铮说道。
“机会?莫先生,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皮耶希一脸茫然的问道。
“零配件供应链的缺失,正好可以让我们用汽车的本土化生产率,来作为跟中国政府谈判的筹码!奥迪汽车联盟帮助中国搭建成熟的零配件供应链,中国政府用公务车的采购作为回报,这个要求不过分吧?”莫铮嘿嘿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