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声比闹钟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6章 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小导演的升级路,呼噜声比闹钟响,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46章 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台词这种东西,许多人以为可以练出来的——其实天赋也挺重要。
何氷就有这种天赋,他丫天生贫嘴,而且对方言有种独到的见解——最近他正在拍剧版《白鹿原》。他不会陕西话,但那个味儿一出来就是陕西味儿。当然,让人说胡建话还是有点难,不过无所谓,线连着,后期补录就可以。
同样的,这台词要让吴晶去学......嗯,差不多就相当于让某些人承认自己整容一样难。
......
“不给钱,直接股权置换?”这天陈燔没去片场,而是去了办公室。但看着手上的文件,这货摆出了一张地铁大爷看手机的脸。他是真不懂,光线忽然搞这么一个提议是想干嘛?
“不是不给钱,是给钱再花在他们的股东身上!”老板没金融概念,员工只能自食其力。邵燕去年读了个Ibm......不对,是从mIb......也不对,是mbA。
光线拿出来这个置换的方案还挺复杂,简单来说分了两块。首先是给陈燔一笔现金,然后陈燔再用这笔钱从光线的其他股东手里收购对方的股份,其中部分还得去股市上收购散户们的份额......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份置换是如此之繁琐,这让不会玩股票的陈燔头大的就和自己干小舅子似的。
倒也不是这玩意有多难理解,这和陈燔当年学得《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什么的比这就是个弟弟——这货就是本能的排斥金融游戏,在他看来这就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套路,于是连带对这方面的学习动力不足。
但作为穿越者,他倒是知道未来十年内光线的业绩整体都还算不错,而且他也馋人家的宣发渠道。
至于院线——如果在自己在发育个几年,或许还另有机会。
“先这样,和王董说过两天我去拜访,面谈!”
......
“谈什么谈啊?我这好歹也算个正经的电影人,几个破钱就想让我给他拍卖肉擦边戏?神经病!”老王骂骂咧咧的挂了电话。
说起来,陈燔团队今年首部问世的作品正是老王执导的《东北警察故事》。考虑到他这戏可没啥流量明星,也没资本助力,这播放数据可谓惊人。于是谢鹋也好,他也好,一时间都接到不少邀约。
虽然大部分都是一眼假,看着就是圈钱的那种。
方才这不就是,人说要请某四字脱星过来当女主角,拍一个擦边惊悚片。
老王水平不高,但好歹也是有艺术坚持的——有些东西你就讲究犹抱琵琶半遮面,你找个都让人已经看完的人来有啥意思?
还不如找柳颜姐呢......
对,话说这柳姐姐在干嘛呢?
要按原时空,这会儿人应该在印度拍保强那个《大闹天竺》。
但提前引爆的家庭变故让保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这个嘻嘻哈哈的电影目前还没动静。
(这让陈燔在不经意间松了口气。)
老王现在手里有是项目。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别看人到现在都没媳妇没名字,但人如今手里也可捏着不少资源——陈燔现在财大气粗,买了一堆翻拍权,有潜力的走院线,没花头的拍网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