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述职,策天录乱尘踪,雪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述职
龙城山这些年来,受到过华鲸钟龙的背叛、挨过北风双叶风轮的强劲、护过万民免于晁寅的洪水、参与过人面妖屠城一战,它六处山峰上的楼宇曾能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重建。
龙城山屹立于帝京正北方,如一尊神象俯瞰帝京的宫廷与朝堂。
玄天教六院,谨遵神谕,向凡间传播修行之法,几千年未改。
自东海邪神尊泠溯入主玄天教尊师府,便避免更多祸端,新立许多门规,绝不轻易允许六院学子沾染尘世纷扰。
当飞星和念雪被送上龙城山时,宫廷与朝堂都默认他们不会再回来。
只有常安知道,他们不仅可以回来,还会带回他们的姑姑,这片地域真正的主人——叶生宣。
在得到叶生宣瑶池试炼成功的消息后,常安召集帝京城全部臣民,守在龙城山下迎接他们的陛下出关。
他本想锣鼓喧天,礼炮不绝,被泠溯婉拒,称:迎帝回京尽量不要影响修行者练功。
当叶生宣一身朴素银灰色白银院长袍与同样朴素的飞星念雪出现在众人视线时,常安疾步上前,代表一路上的帝京城人,向他朝思暮想的皇帝行郑重的跪拜大礼。
他身后的臣民但凡见到叶生宣,都会怀着由衷的崇敬之意跪拜。
叶生宣只觉得这一切像做梦一样。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够被万人簇拥着,在无边无际的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里返回皇城。
一路上,她能看到许多超出预想的变化,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堵在心头,化成激动的热泪,蓄满眼眶。
城内大街小巷都摆设有许多她看不懂的器械、停放着没有马的车辆。
她又看到遥远的城边矗立着许多违背旧规的高大建筑,不断向外喷涌着黑色气体,将天空染成了灰蒙蒙的颜色。
这些,常安在写给她的回信中都有提到,但只告诉了她这些冒着黑烟的庞然大物如何利民,却没告诉她这一切会对外造成如此影响。
她有些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士族反对这场工业革命。
待回到皇城,来到她熟悉的勤政殿,曾经与她一同商讨利国之策的臣子已经不剩下几人。
好在常安和刘长思都在。
叶生宣能从他们的脸上感受到他们对这个庞大帝国的鞠躬尽瘁。尽管是神、是魔,都有了疲态。从他们的述职中,叶生宣了解到,整整三十年,他们按照她书信中指导的,一步一步教化生民、收紧中央集权,经历诸多不易。
在教化百姓的过程中,刘长思偏向用温和的方式,提倡细水长流,但常安担心慢性教化会耽误集权进展,在学堂逐渐普及的前提下,他逐年提高科举难度、增添科举考察内容、丰富科考形式,倒逼学堂效率猛增。
常安也延续叶生宣广招贤士、任人唯贤的作风,朝堂中各方面官员数量激增。
这些年将目光放在工农商发展上,大武原本的法度渐渐出现许多漏洞,出现许多官商勾结背弃朝堂的贪腐案件,常安依照叶生宣的指令,定期召集有贤之士修补完善法制,甚至不惜搬出酷刑,无视功臣贵族的特权与荣誉,屡次掀起轩然大波。
常安有力量、有智谋,加上叶帝亲自托国的文书,大部分势力愿意服从这些变革。
有极少数自恃功高者,不惧他的强权,谴责常安的新法度多有违背伦理道德,背弃纲常,甚至有不少民间百姓读过他们的书后,将他们的文字奉为精神食粮,有心者借此鼓动风波,朝野上下人心浮躁,常安别无他法,只能用叶生宣亲手打造的抵报大兴文字狱。
不管是明面上造反言论,还是有造反之嫌的言论,一律讳莫如深,烧禁大量书籍,牢狱中关满了对法度不满的文人。
常安曾为梁松言打下手,以低微的身份在观察摸爬滚打许多年,朝野上下无人斗得过他,也几乎无人敢有得罪他的想法。
只是几年前,盛平王君影无法忍受帝京和自己的城池被黄烟侵占,在一次沙尘四起的夜晚起兵造反。
君影曾与叶生宣并肩作战,她的王妃颜青鸾更是与叶帝情深意重。
他是功臣良将、是皇亲国戚,他的起兵只会引起更多众怒,一发不可收拾。
常安若动恻隐之心,只怕会将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他只能动用妖力将君影与颜青鸾软禁起来,等待叶生宣出关,再作定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