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 集:残骸方舟:冲破边界,驶向未知
丹凤的邢志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1 集:残骸方舟:冲破边界,驶向未知,我掌握外星科技超越地球,丹凤的邢志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收站里,一片死寂,残骸堆积如山,宛如一座破败的钢铁坟场。那些曾经在星际间穿梭的飞船残骸,如今支离破碎地散落着,金属外壳被岁月和宇宙射线侵蚀得千疮百孔,表面布满了坑洼和划痕,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惨烈与沧桑。废弃的零件、断裂的机械臂、扭曲的能源管道,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金属垃圾堆。周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烧焦味和机油味,混合着宇宙尘埃的气息,让人闻之欲呕。
在这片残骸的海洋中,一群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的人正在忙碌着。他们就是方舟建造者,肩负着逃离实验场、寻找新家园的使命。沈逸辰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回收站,心中满是忧虑与期待。他深知,建造方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但这个过程却充满了艰难险阻。
资源收集是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回收站里的残骸虽然众多,但可用的资源却十分有限。他们需要在这堆废铁中仔细筛选,寻找那些还能使用的零件和材料。每一块可用的金属板、每一个完好的能源核心、每一根未损坏的线路,都如同珍宝一般被他们小心地收集起来。有时候,为了争夺一块稀缺的资源,不同的小组之间甚至会发生激烈的争吵。
技术难题更是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这些残骸来自不同型号、不同年代的飞船,它们的技术体系和设计理念各不相同,要将它们拼凑成一艘能够远航的方舟,谈何容易。工程师们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他们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无数次的模拟实验,却依然找不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不同的能源系统整合在一起。方舟需要强大而稳定的能源供应,以支持它进行漫长的星际航行,但这些残骸中的能源系统各有千秋,兼容性极差。一旦出现能源故障,方舟将在宇宙中陷入绝境。
建造过程中,危险也如影随形。回收站里的残骸结构脆弱,随时可能倒塌,将周围的人掩埋。而且,这里还时常受到宇宙射线的强烈辐射,即使穿着简陋的防护装备,也难以完全抵御辐射的伤害。许多人因此患上了辐射病,身体日渐虚弱,但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丝毫退缩。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方舟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建成。它静静地矗立在回收站中,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虽然外表粗糙简陋,拼凑的痕迹明显,但却承载着众人的希望。方舟的主体框架由厚重的金属板搭建而成,这些金属板有的来自曾经的战斗飞船,有的来自运输货船,它们被巧妙地焊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外壳。巨大的引擎被安装在方舟的尾部,这是从几艘废弃的星际战舰上拆卸下来的,经过工程师们的精心修复和改装,勉强能够提供方舟所需的动力。
突破实验场边界的那一刻,整个方舟都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在与实验场的规则进行着最后的抗争。能量波动剧烈,一道道刺眼的光芒在方舟周围闪烁跳跃,仿佛是实验场对他们的最后警告。空间也开始扭曲,原本笔直的通道变得弯曲诡异,星辰的光芒在扭曲的空间中折射出奇异的形状,让人头晕目眩。方舟的外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撕裂。
众人紧张地盯着仪表盘,双手紧紧地握住操纵杆,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滴落。沈逸辰大声呼喊着,指挥着大家保持镇定,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引擎全力轰鸣,喷射出炽热的火焰,试图冲破这层束缚。终于,在一阵强烈的光芒和巨大的轰鸣声中,方舟成功突破了实验场边界,向着未知的宇宙飞去。
当方舟抵达新宇宙的瞬间,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这里的星空与他们曾经见过的截然不同,星辰的分布毫无规律,有的地方星辰密集,光芒璀璨,如同一片璀璨的宝石海洋;有的地方则一片漆黑,深邃寂静,仿佛是宇宙的深渊。整个宇宙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让人既感到敬畏,又充满了好奇。众人的心中既有着对未知的恐惧,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