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收购嘉和电影,洪进宝和城龙
爱吃不变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收购嘉和电影,洪进宝和城龙,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爱吃不变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麦里浩听着何雨柱和娄半城这些话,心里在犹豫着,他不相信娄家能做到说葵涌港能在五年内有200万个货柜吞吐量。
还没下决定,娄半城翁婿俩就已经告辞离开,他也只得起身相送。
从港督府出来的时候,麦里浩一直问何雨柱关于两百万货柜吞吐量是详细事情。
何雨柱尽量跟他详细说着,其实无外乎是自己对内地改革开放的看好和对港城未来前途发展的看好。
他就算说出来也没有什么,他是个华人,这么说,别人都只会觉得他当然是偏袒龙国,英国人不大信这些话,有些事情在他们心里是根深蒂固。
只有等时间来证明,港城的未来发展到底如何。
三个人出来的时候都是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这画面又被记者们手里的相机给拍下。
大家都认为,这次的码头扩建,肯定是会有华人的位置。
等翁婿俩坐回到车子上,记者们还围着他们翁婿俩拍照个不停。
娄半城说道:“你下次就算是让他们配合,也不用这样,车子都开了,还挡着在前面。”
何雨柱摆摆手道:“这可真不关我的事,是他们自己在这,现在泉港都很关心葵涌码头竞标,他们自然是要第一时间为市民们报道。”
娄半城问道:“你刚才跟港督说的,五年内,200万个货柜吞吐量?你心里有底吗?如果不成的话,我们娄家建设码头的钱,都是要打水漂。”
公司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怎么都是他们赚来。
何雨柱半点都不担心这些,他相信内地改革开放的发展,自然也相信港城未来的发展。
梦里面,内地的改革开放可谓是春风吹满大地,整个华夏上下都被普及,如此的浩浩荡荡经济发展,十亿人口的市场在背后,两百万个货柜码头还可能不够用。
“你就放心吧,这次我看过了,内地改革开放是下定决心,背靠这么大个市场,两百万货柜吞吐量,小意思。”何雨柱轻描淡写道。
就算是亏了,对于他来说,这也没什么,娄家赚钱的生意多着。
况且,这么大的生意,自己还能做赔本买卖吗?
娄半城问道:“那你觉得麦里浩会不会把经营权给我们?”
何雨柱犹豫道:“不知道,看他自己怎么选择吧,或者看英资财团敢不敢跟我们拼一把,有没有目光长远的人,敢跟我们做出同样许诺。”
………
次日。
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新闻,杂志,都在说娄家翁婿俩拜访港督的事情,还从各方面角度来分析他们这次拜访港督的目的何会谈结果。
很多人都已经笃定,这次娄家肯定会在码头那边有一座码头了。
“可惜娄氏不是上市公司,不然我们这时候买点他们的股票肯定是赚了。”
“既然华人有码头,那包船王的环球航运肯定会也有码头,我们不如去买点环球航运股票。”
“对,去买环球航运,东方海外都要买,这两个都是船王。”
“……”
这个消息一出,主要是旗下有航运业务的华资股票都大涨,英资的股票就跌的更厉害。
只不过,英资还没来得及忙着处理自家股价事情,港督麦里浩就请他们来港督府,开门见山道:“娄家给我做出了两年竣工,竣工三年内货柜吞吐量达到200万。”
“不知道你们在做那位能够做到同样承诺。”
大古洋行的约翰安东尼立刻就急了,“爵士阁下,你不要被娄家骗了,港城现在货柜吞吐量还没到100万,说200万未免有些口气太大了吧,肯定是在骗你。”
其他的英资代表们都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是娄家想要码头想疯了,敢做出这样承诺。
麦里浩对他们的回答都非常不满意,打发他们离开后,把立法局和行政局的官员叫来商量这事。
娄家把牌都放到明面上,但英资财团都没跟,甚至都不上桌。
那些仗着财力雄厚,满大街嚷嚷着要用大批量资金赶走华商,独占码头的英资财团们现在都哑口无言了。
麦里浩直接宣布,“葵涌码头扩建竞标改用协议招标方案,要考码头竞标者综合条件,而不是谁的财力雄厚。”
这话一出口,英资们都大失所望,比砸钱,他们是不怕,但麦里浩想要的承诺,他们做不到。
在经过几番周折后,按照港督给出的协议招标条件,娄家旗下的航运公司符合条件,直接获得港府竞标扩建的4,5,6号三座码头经营权,期限是50年。
娄家要在1个月之内把码头扩建所需资金筹集到位,两年之内必须要竣工,竣工三年内要保证葵涌港货柜码头吞吐量达到200万个,不然就要无条件交还经营权。
这个消息一出,全港都哗然了。
谁也没想到,娄家这次居然能够独占3个扩建的码头。
娄家从此以后就稳坐港城华商第一人这个名头了,明明对比起资金来说,肯定是比不得那些英资财团的,没想到,愣是能把要扩建的三座码头都拿下。
原本大家想过最好的结果就是华商能拿下两座码头,并且是娄家和包家,或者是董家,每家都一座而已,谁知道,三座都被娄半城给包圆了。
以后,港城华商第一这把交椅就是娄家的,就算是原本不相上下的包家,在这件事也落了一截。
毕竟,何雨柱能答应港督的条件,不是谁都敢答应。
这次可谓是大涨了港城华人们的威风,意味着他们不会被英国人一直欺压下去。
港城的各行各业被英国人垄断的格局也从此开始打破了。
所有的华人们都很是高兴。
“让那些鬼佬们知道我们华人也不是好欺负。”
“等过些年金陵条约到期,就让鬼佬们滚回他们不列颠。”
“就是,我们华人也有出头之日了。”
“我们华人不会这么一直被他们欺负。”
“这位何生还真是了不起。”
“报纸上说他有四十多了,看着最多也就三十多而已。”
“有钱人肯定跟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同。”
“……”
铜锣湾,世纪传媒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