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军神,执手春江,雍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此一战,易安王的军队可谓是元气大伤。不算伤兵,目前能够战斗的人员仅仅只剩下五万人马。这五万残军,犹如惊弓之鸟,士气低落,人心惶惶。财政紧缺的困境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易安王的咽喉。粮草的供应变得捉襟见肘,士兵们常常食不果腹,身体日渐虚弱。战马也因缺乏足够的草料,变得瘦骨嶙峋,奔跑起来有气无力。人困马乏的疲惫之态,在这支军队中尽显无遗,他们就像是被困在陷阱中的猛兽,徒有挣扎的力气,却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
反观朱镇山这边,虽然人数也锐减了数万,但整体能战斗人员还有十五万左右,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越国军队的营地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士兵们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们对高仙芝充满了崇敬与信任,高仙芝的每一个决策,在他们心中都如同神明的旨意一般,不可置疑。营帐内,高仙芝和朱镇山正对着军事地图,仔细地商讨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高仙芝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说道:“老师,如今易安王被困于这三座城池之中,已成瓮中之鳖。我们只需将这三座城池团团围住,断其粮草,不出半月,他们必然不战自乱。”朱镇山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仙芝所言极是。不过,易安王此人狡诈多端,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走进营帐,单膝跪地,高声说道:“报!战报已送到易归龙陛下案前,同时,让我们抽调人马援助东部边境的圣旨也已经来到江南。只是圣旨并未点名让谁领兵前去东部边境。”朱镇山和高仙芝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是一个关键的抉择。朱镇山沉思片刻,说道:“仙芝,我提议由你带队前去东部边境。你智谋过人,英勇善战,定能在东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而我则留在江南,与易安王继续抗衡。”高仙芝拱手道:“一切听从老师安排。只是学生一走,老师这边的压力怕是会增大不少。”朱镇山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我虽年迈,但也还能应付得来。你只管放心前去,东部边境的安危,就全靠你了。”
于是,高仙芝开始着手准备前往东部边境的事宜。他挑选了五万精锐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在与易安王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勇士,他们对高仙芝忠心耿耿,愿意追随他奔赴任何战场。出发前,高仙芝在营地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誓师大会。他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台下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弟兄们!如今东部边境告急,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身为越国的将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此去东部边境,我们定要奋勇杀敌,让敌人知道,我们越国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士兵们齐声高呼:“奋勇杀敌!保家卫国!”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震破。
烽火连营:高仙芝东行与易安王的困局
在越国军队的营地中,高仙芝即将带领五万将士奔赴东部边境的消息迅速传开。这五万人马,虽说并非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可都是在与易安王漫长艰苦的战斗中并肩走来的兄弟。他们一起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一同在营帐里熬过无数个提心吊胆的夜晚,一同分享过胜利的喜悦,也一同承受过伤痛与疲惫。
高仙芝穿梭在营帐之间,与将士们一一话别。他走到一个年轻士兵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虎,这次跟我去东部边境,可别怕吃苦。”小虎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将军,您放心!只要能跟着您,再苦我也不怕。”高仙芝微微点头,又走到一位老兵身旁。老兵激动地抓住高仙芝的手:“将军,自从跟着您打仗,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胜利。这次东行,我这条老命就交给您了!”高仙芝看着老兵饱经沧桑的脸,心中一阵感动:“老陈,你是军中的老大哥,一路上还得多照应着点年轻的兄弟们。”
这些将士们收拾行囊时,相互帮忙整理着武器和衣物。有人把自己珍藏的干粮分给同伴,有人则仔细地检查着战马的装备。他们彼此交谈着,话语中既有对未知征途的期待,又有对即将分别的不舍。“哎,也不知道这一去东部边境,还能不能再回到这片战场。”一个士兵小声说道。另一个士兵立刻接话:“怕啥!只要跟着高将军,不管到哪儿,咱们都能打出越国军队的威风!”在这些话语中,弥漫着一种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这情谊如同营帐外熊熊燃烧的篝火,温暖而炽热。
高仙芝出发的那天,阳光洒在大地上,却驱不散战场上残留的肃杀之气。他并没有选择悄悄离去,而是大张旗鼓地率领着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营地。军队前行时,军旗猎猎作响,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一条蜿蜒的巨龙在大地上奔腾。
易安王在城中很快就得知了高仙芝带走五万人马的消息。起初,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待确认无误后,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疑虑之中。他在城楼上望着越国军队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高仙芝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他带走这么多人马,是真的去东部边境,还是设下了什么圈套引我上钩?”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之前被高仙芝算计的场景,每一次回想都让他的心跳加快,冷汗直冒。
这时,他的谋士易经匆匆赶来,对他说道:“王爷,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高仙芝带走了这么多人,朱镇山那边兵力必然空虚。我们现在出击,说不定能反败为胜!”易安王咬了咬牙,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他确实渴望抓住这个机会挽回败局;另一方面,高仙芝之前给他带来的惨痛教训,让他不敢轻易冒险。
易安王来回踱步,内心挣扎不已。他想到自己曾经精心策划的叛乱,本以为能顺利登上高位,却被高仙芝搅得一团糟。他想起自己的精锐部队被打得节节败退,粮道被截断时的绝望,那些场景如同噩梦一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不行,我不能再轻易相信自己的判断了。高仙芝太狡猾了,他说不定早就料到我会趁他离开出击,故意设下陷阱。”易安王停下脚步,对易经说道。
易经见易安王犹豫不决,着急地说道:“王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如果我们这次不抓住机会,等他们平定了东部边境,再回过头来对付我们,我们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易安王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惊恐:“你不了解高仙芝,他的智谋深不可测。我不能再因为一时冲动,让兄弟们白白送命了。”
尽管易经再三劝说,易安王却始终不为所动。他望着越国军队离去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甘。他深知,自己已经被高仙芝彻底打怕了,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他不敢再贸然出击。
高仙芝带领着五万人马一路向东行进。他们穿越了茂密的山林,山林中荆棘丛生,不时划破将士们的皮肤;他们趟过湍急的河流,冰冷的河水让将士们的双腿麻木。夜晚,他们在荒野中扎营,寒风呼啸,吹得营帐呼呼作响。高仙芝总是在营帐中来回巡视,查看将士们的情况,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一天夜里,高仙芝来到一位受伤士兵的营帐。士兵的伤口感染,发起了高烧。高仙芝亲自为他换药,轻声安慰道:“坚持住,等我们到了东部边境,找到好的军医,你的伤很快就会好的。”士兵看着高仙芝,眼中满是感激:“将军,谢谢您。我一定尽快好起来,跟着您杀敌!”高仙芝点了点头,为士兵掖好被子,然后走出了营帐。
在行军途中,高仙芝还不断地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他时常与士兵们一起吃饭,倾听他们的心声。有一次,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有人抱怨路途艰辛。高仙芝笑着说:“弟兄们,我们现在吃的苦,都是为了越国的安宁。等我们平定了东部边境,回到家乡,就能过上太平日子了。到时候,大家都能和家人团聚,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士兵们听了,纷纷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