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比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钱粮匮乏君臣虑,盐法精制解国忧,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四海比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他人都羡慕的看着房玄龄,上朝前只知道收了个徒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这泼天功劳竟然啥都不求,这就有些酸了,这徒弟是怎么找的,我也想学学。
李世民忽然哈哈大笑,甚是痛快,站起身拿起茶一口干了,抹了抹嘴道:“这是朕登基以来最开心的时刻。”
众人大惊,这是给制盐之事定了高度了啊。这还不得上天?我的天,老房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房玄龄也激动不已,忙镇静下来,老神在在的道:“陛下勿虑,待徒儿到来再议,君无戏言啊。”
李世民点点头,也觉得有点兴奋过头了,忙又坐下,平复心情。
魏征也劝谏道:“陛下,不可轻言。”李世民又点了点头,还是有点激动,手指不断的点着御案。
戴胄心中盘算着盐业的利润,手指头不停的直起弯曲个不停。
褚遂良在旁奋笔疾书,记录着一切,包括李世民的神情都一字不落的写在本上。
魏征又道;“陛下,臣想请御史大夫杜淹与臣同赴灾区。”
李世民大手一挥,“准奏。”能看出此时的心情是开心到了极点。
长孙无忌见状,心中不快,你们杜家还嫌功劳少是咋地,赶忙上前道:“陛下,听闻克明大限将至,已对家人交待后事了。”
李世民开心的心情一下子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面现苦楚,
“朕的臂膀难道要断了吗?我的克明哪。”说完掉下泪来,真情流露无疑。
长孙无忌心里像吃了大便,怎么地?杜如晦是你的臂膀,房玄龄是你的臂膀,一个人就两条胳膊,我是个啥?
悠悠道:“陛下要去看看克明最后一面吗?”李世民点点头道:“见完秦浩,朕便前往克明府邸。”
众人讨论着如何利用精盐向世家换粮之事时,高福急匆匆的小跑进来道:“陛下,秦浩带到了。”
李世民点点头,高福忙又跑出大殿,稍后带着秦浩来到众人面前。
秦浩手中拿着个小木箱,放在地上,对着李世民及众人,深深一揖道:“小子拜见陛下,见过各位大人。”
李世民及众人打量着这个雪中送炭的小子,只见其气宇轩昂,眉若利剑,目似朗星,神采奕奕。
身姿挺拔如松,步履沉稳有力,容止端方,有君子之风,发束高冠,衣袂飘飘,
言语间,声如洪钟,吐字清晰,尽显从容之态。众人心中暗赞,皆颔首。
李世民好奇的看着地上的小木箱,看了看高福,高福摇了摇头,内心想传音,陛下我也不知道里边是啥。
李世民道:“秦浩,令师说你欲献制盐之法于朝廷,可有所求?”
秦浩不卑不亢道:“回陛下,小子所求简单至极却也难于登天。”
众人脸上立马露出鄙夷之色,方才不还说别无所求的吗?这怎么要张口闭口的,喝水呢?
房玄龄依然捋着胡须,老神在在。
李世民也奇道:“哦?所求何物,尽可道来。”
秦浩神色肃然,正色道:“小子唯愿盐业之利能够切实地用在该用之处,莫要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贪占了去便好。
盐业获利简单至极,然而防止贪腐却难如登天,唉。”
李世民闻言,微笑道:“没想到你竟还是个诙谐之人。”
可猛一思忖,又觉得此言着实富含哲理,一件事情的不同面,竟能够引发出两种极端的结果。
“朕来问你,能否当场演示制盐之法?”
秦浩看了看众人,微微摇头道:“回陛下,此处不可,小子如今只能给陛下一人演示,以免外泄。
待需量产时,众位大人再知晓为好,小子也是为众位大人考虑。”
李世民更感兴趣了,想不到这小子胆子还挺大,还敢要求和朕一人演示。
朕战场生死都经历多少回了,还怕这个?大手一挥,“准了,高福,安排一偏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