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未来方向确定
一根拐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未来方向确定,抗战之不该遗忘的地方,一根拐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国伟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话虽如此,但即便我们并没有打算在国内争雄逐鹿,可一下子送出这么多性能卓越的坦克装甲以及杀伤力惊人的重型火炮,势必会打破现有的国内军事力量平衡!”
张凤祥目光炯炯,直视着吴国伟,反问道:“二舅,依您之见,等将来小鬼子被咱们彻底消灭之后,国内究竟会由哪一方势力占据主导地位呢?”
吴国伟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足足过了五分钟之久,他才缓缓开口道:“若单纯从逻辑上来推断的话,应当是国府。毕竟他们掌控着大片土地和众多资源,且背后还有欧美列强的支持。然而,现今延州方面的发展势头亦是极为迅猛,其实力不容小觑,故而此事着实难以断言呐!”
张凤祥闻言,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然后以一种坚定无比的口吻斩钉截铁道:“国府必败无疑!日后能够成功接管这个国家的,只会是、也只能是延州方面!”
吴国伟满脸疑惑之色,追问道:“凤祥,你为何如此笃定就是延州方面呢?可有什么确凿的依据?”
张凤祥深吸一口气,神情严肃地解释起来:“二舅,这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之间的激烈碰撞!就先说那国府吧,原本他们的胜算极大。可叹的是,国府压根儿就不重视通过投资实业来重振国家经济,对底层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更是漠不关心,致使广大民众深陷于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之中。由于对民生问题的漠视,大量社会财富都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了极少数人的手里头。而这些坐拥巨额财富之人,却又反过来牢牢把控住了整个国府。二舅您不妨仔细琢磨琢磨,像这样一个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下去呢?”
吴国伟皱着眉头反问道:“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延州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实业和财富!”吴国伟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不满。
张凤祥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说道:“照这么看来,难道只有咱们才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吗?”
吴国伟听后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凤祥,你说得倒是不无道理。要不咱们改变一下目标?重新规划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张凤祥却像是被吓到了一般,连忙使劲儿地摇着头,急切地说道:“二舅,您可千万别害我!我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狂妄的念头。”
吴国伟看着张凤祥紧张的样子,感到有些诧异,追问道:“咱们的势力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了,难道你就从来没有动过这方面的心思?”
张凤祥深吸一口气,表情变得十分严肃,认真地回答道:“二舅,不瞒您说,我确实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发觉自己真的不适合走这条路。”
吴国伟不解地问:“哦?为什么呢?给我说说你的理由。”
张凤祥向前迈了一步,压低声音说道:“二舅,您看看咱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一味地疯狂扩大地盘。这样一来,我们不知道已经得罪了多少个世界大国。如果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毫不顾忌地与这些国家正面硬刚,您仔细想想,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
吴国伟沉默片刻,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后果。吴国伟越想越觉得心惊胆战,不禁喃喃自语道:“是啊,如果按照现在远东兵团的发展路线一直走下去,恐怕到时候全世界都不会再有我们的朋友了……”
想到这里,吴国伟抬起头来,目光紧紧盯着张凤祥,再次问道:“那凤祥,即便你没有问鼎中原的野心,可是咱们之前得罪的那些强国又岂会轻易放过你我二人?”
张凤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轻声说道:“二舅,您难道忘记了当年沙皇与北苏之间发生过的那段故事吗?”吴国伟听闻此言,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张凤祥轻点了下头,然后缓声解释道:“正因如此,这一次我才决定要给延州方面送去数量众多的重型装备呢。”吴国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紧接着又追问道:“可是,你为何如此看重延州方面呢?他们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你这般青睐有加?”张凤祥笑了笑,回答说:“二舅,您仔细想想看,延州方面所推行的政策和我们这里是不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呢?”吴国伟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仅仅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你就如此看好延州方面么?”张凤祥郑重其事地回应道:“二舅,您可千万别小瞧了劳动人民一旦被激发起来所能爆发出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往往超乎想象,能够创造出无数奇迹。”吴国伟听后恍然大悟,感慨地说道:“原来如此,我算是明白了。”这时,张凤祥接着说道:“二舅,我还记得当初剿灭马家军之后缴获的那些武器弹药都还存放在仓库里呢。依我之见,倒不如将它们一并送给延州方面算了。反正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留在那里也是浪费资源。”吴国伟再次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说道:“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吴国伟便转身离去,着手去执行与延州方面达成的相关协议。而另一边,张凤祥则已然开始精心谋划针对小鬼子侵略者的反击行动了。
1943 年 3 月 20 日这一天,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广袤的大地上。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紧锣密鼓地筹备与精心谋划之后,张凤祥终于迎来了他期待已久的时刻——一切准备工作均已就绪!
此刻,站在指挥所里的张凤祥面色凝重而坚定,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沉稳有力的声音向远东兵团下达了作战命令。
在遥远的远东地区,由康志坚所统率的第一集团军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蓄势待发;阮重八带领的第二集团军则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气势磅礴;李小胖指挥的第八集团军好似一阵疾风骤雨,锐不可当;还有袁浩康率领的第五集团军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稳如泰山。他们将作为此次战役的主力,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对敌人展开猛烈进攻。
具体而言,康志坚的第一集团军将从特拉赫出发,肩负起主攻的重任。他们的目标清晰明确,那就是一举光复整个远东地区的最北部,并一路长驱直入直至抵达白令海峡。而后,再调转矛头,朝南继续发动攻势。其他各支攻击部队也都有着各自重要的使命。例如,阮重八的第二集团军要从中雅库特出击,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有效牵制住敌军,打乱其战略部署;李小胖的第八集团军会自雅库茨克进军,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袁浩康的第五集团军则从滨海州和高丽半岛挺进,给敌人制造压力,为友军创造有利战机。
与此同时,赵卫国的第三集团军将向北挺进到比罗比詹一带,与其他各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协同作战之势。另外,陈前的第九军、李来平的第十军、张三蛋的第十一军、向左齐的第十二军以及李来福的第十三军等精锐之师,则需迅速前往埃孔达驻扎,构筑坚固防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在广袤无垠的远东地区,军事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着。比罗比詹和埃孔达的全部军队力量,再加上新整编而成的新四军,共同构成了远东地区强大的预备部队。他们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而在南部与八路军交界的区域,则由卫三狗指挥的第十七军和宋三宝统领的第十八军负责镇守。这两支英勇无畏的队伍,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素养,牢牢扞卫着这片重要的边境地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