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县尉逞威
明台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县尉逞威,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明台僧,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晓明精通历史和古文,知道这是那死鬼胖子的任命书,原来那胖子叫陈祖发。
书上内容是告诉涪陵太守,汉复县县令目前缺人,从郫县调来一个叫陈祖发的县丞升迁为汉复县令,这个陈祖发年龄三十三岁,脸白皙没有胡须,身高一米六七,身体肥胖,听话又勤快,这份任命已经同步通知全国各个郡县啦,起草这份官牒的人是吏部的两个官员叫范明荣和李连。
李晓明心想,这要是万一脱不了身,去见了太守,光凭这长相描述就有可能露馅。
年龄还好说,因为古人虚岁大,年龄差五岁可能实际只差两三岁,但是这身高差了十公分,这没法解释呀!
想来想去没有头绪。
转头又去打开从山贼床头偷来的两个包袱,大包袱里尽是些奇装异服,有和尚的半披式法衣,这玩意就是早期的袈裟。
还有道士穿的鹤氅、法衣,士兵穿的窄袖褶裤武士装,商人穿的像是白无常一样的白袍、高尖帽,都洗的干干净净,估计都是这伙山贼杀掉的人,也不知道山贼要留着这些物件干嘛。
又取来那个沉重的小包袱,这包袱里三层外三层,最后一层打开时,李晓明眼都直了。
一大堆散铜钱、银壶银杯、银手镯、银簪子,最扎眼的是那十几个银饼,椭圆形上面还刻有纹路,像一个个乌龟壳,一个就有一斤左右。
李晓明惊叹,也不知这些个山贼打劫了多少人才攒下如此多的财物。
要知道,唐代以前,金银开采量极少,属贵重金属,不是货币。
大量的金银只掌握在皇族和王公贵族手里,普通老百姓要么以物易物,要么使用铜钱,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就没接触过黄金白银。
后世出土的古墓当中,汉晋时代只有皇族墓中才有黄金,平民墓里除了少量铜钱外,连银器都没有。
突然有了这么多财产,李晓明惊喜的有点不知所措,心想这还卖什么铜,这些金银足够一世无忧了。
一处青砖绿瓦的大庄园,牛羊成群,田地百顷,李晓明和昝瑞披绫罗挂绸缎地坐在太师椅上,身边三、五美妾环绕,奴仆小厮侍候着。
如此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李晓明如痴如醉。
恰好昝瑞分发完铜钱回来,李晓明关紧了门,让昝瑞看了财宝,对昝瑞笑着说道:“当初我答应大娘保你一世富足,如今怎样?”
昝瑞看着金银,两眼发直,不知所措。
二人重新收拾好东西,李晓明让昝瑞看着家,自己提了麻袋打算出门去集上逛逛。
刚一出门,孙文宇就凑了上来,非要带上人护送李晓明,李晓明心里烦死了,脸上却不得不强装笑脸。
于是和孙文宇一块带着两名亲信士兵头目,俱换了便装,骑马去了平州县城,驿站离县城就十几里地,转眼即到。
平州县城比南乡县城还大还热闹,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
李晓明先找了个饭店请几人大吃大喝一顿,摆了一桌子嫩鸡肥鸭,甜米酒喝了两三坛子,孙文宇抢着付账,却发现李晓明已经付过了。
几人出店时已有些微醺,李晓明晃晃脑袋心想,没想到醪糟喝多了也能上头。
先在路边摊上买了个牛皮褡裢,李晓明是个财迷,一心要在这世道做个富贵的员外,黄金放在包袱里他不放心。
人多眼杂,包袱一直放在马上,万一被谁摸走了,哭都来不及,打算装进褡裢里,一路上随身带着。
买了褡裢,几人在街上闲逛,看见路边有个木匠行,门口摆着几架打好的马车和家具物件,那马车是红柳木材打造,又结实又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