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疏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纪家与天蚕丝(二),业火狂澜,微月疏砧,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纨素皱了眉,隐约意识到孟昀应已说到了其中关窍,凝神细听。

话说到这里,雷焚海突然冷哼了一声,道:“孟大公子,你骗我好苦啊!你当年来投本帮,不是说你是渔民人家的孩子,全家都死在风灾里了?哎哟,你那时候那一口标准的闽地口音,话都说不清楚了,又哭得花脸猫儿似的,可怜巴巴的……”孟昀住了口,歉意地望着义父,犹豫着要不要起身赔罪。

纨素嗤笑一声,插口道:“雷老爷子,你当年拜雷冥天为义父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跟他说的你的身世?照实说吗?”

雷焚海白她一样,不做声了。孟昀沉了沉心,继续讲他的故事。

小注:本文的地价设置多少有点“拍脑袋”的意思。清末山东粮贵而田贱,是因为黄河改道自大清河古道入海之后,山东水患频发。当时山东地价五分下等田仅一千文,也就是二两一亩左右,同时上海附近的田地则能卖到四十两左右。

而本文中此时黄河夺淮入海多年,加上本书设定这一段历史时期属于温暖时期,山东田价自然还算可以。十几两一亩已经算是明清历史上都少有的高价了。而到了城里,尤其是江淮一代城里,给小二的打赏动辄半两,一两,看似不太合理,其实是城市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以后的常有现象。宋时汴京的普通店小二,靠工钱和客人打赏可以长期包养妓女。即使到了晚清民国时代,北京城里拉黄包车车的祥子可以喝二十个大子儿一包的茶叶,且常有油荤可吃,与此同时广袤乡下,小地主人家都在吃棒子面,普通自耕农和佃农更是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城市和乡村的极度反差,某种意义上也是封建王朝走到后期,“末世之相”的一部分。

这段小注我要放到正文里,是希望听书的读者不要错过。朝廷收点儿银鱼纳贡,能纳到百姓家破人亡。一个织柞绸的普通商家,也可以用简单的经济手段,将自己三两多一亩收来的荒山林地,短短三四年间推高数倍价格,还拉升了本地粮价。一旦当地发了灾患,这一家能趁机兼并多少良田,应该是可以想见的。和这些收益相比,损失一年的柞绸能值几个钱?……明日将接着讲这一段。若有读者不爱看经济、民生的,可以周末再来,到时候应该就到上台比武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别放过那个炮灰

Cx330鸭

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

我是金三顺

罗刹岛上觅芳踪

风雪夜萤

小知青美又撩,冰冷首长他超爱

晨晨沉

快穿:尤物绿茶精的生子上位记

亦枝鸾

无敌于崩坏,改写结局

良缘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