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关于治理南海诸国的讨论
皮卡丘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关于治理南海诸国的讨论,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皮卡丘丘,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首要任务便是为新设立的这一个州确定名称。经过一番短暂而热烈的讨论,众人最终决定将其命名为南州。
确定州名之后,紧接着便是南州内部郡级行政规划的讨论。这一环节相对而言较为顺利,乌戈郡和真腊郡的归属自不必多言。扶南国的三座主要城市将作为郡城,连同周边区域各自成郡。同时,在乌戈郡南部,再新设一个郡。
如此一来,整个南州,从一开始便规划为六个郡。尤其是除真腊和乌戈之外的南方四郡,占地面积极为广阔,甚至比荆南四郡还要大出许多。
南州南部四郡的名字也相继确定下来,分别为扶南郡、望南郡、临海郡、向汉郡。丞相府和都督府中,均留存有整个南海诸国的地形图,这些地图皆是多年来,众多探子深入各地,精心搜集汇总而来的。
到了下午,众人便依据地形图,将南州南部四郡的管辖范围明确划定下来。随后,便进入到州行政班子的搭建环节。
也就是说,需要为南州配备一名州牧,一名刺史,一名治中,一名功曹从事、一名督邮,一名主簿。需注意的是,在刘备势力范围内,刺史仅拥有监察权,并无行政权。
这六位主官的人选,无疑是重中之重,必须要确定下来。至于其余各级官员,则由他们各自组建自己的下属班子,再上报给吏部进行审批。
“对于一州之内的主要官员,我们今日在此只是初步商讨个大致方向,具体人选,还需大王最终拍板决定。但我们必须提前谋划,先行布局。如此,待大王班师回朝之时,我们便能迅速启动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刘平再次开口强调道。
这一环节,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是众人最为关注的核心利益所在。
就以南州州牧这一关键职位而言,目前有资格角逐的,也就寥寥数人。
在座的刘平、荀封,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能力威望来看,都具备足够的资格。然而,刘平身为丞相,肩负着统筹全局的重任,自然不可能外放出去担任州牧。相较之下,荀封倒是可以考虑一试。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其余较为合适的人选,也屈指可数。
其一为诸葛玄,他的身份地位、声望以及能力,均足以胜任。前往南州担任一任州牧,对他而言亦是可行之举。
当然,以诸葛玄的情况,其政治生涯的上限,大概率也就是州牧这一职位了。一来,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二来,他过往的功绩相对不足。诸葛玄自加入刘备势力之后,在入蜀之时,主要担任后勤方面的重要官员,负责为大军调配物资,保障后勤供应。
入蜀之后,诸葛玄成为刘备的幕僚官,较少参与具体事务的执行,直至翰林院建立,他才投身于修书工作之中。
其二是刘元起,他的能力或许有所欠缺,但其身份地位更是非同一般,作为刘备和刘平二人的长辈,刘德然的亲生父亲,倘若他前往南州任职,即便是战功赫赫的赵云,在他面前也需谦逊几分。
其三是刘德然,从诸多方面综合考量,他是目前最为合适的人选。然而,问题在于,刘德然此刻正掌管着后勤部。
若他前往南州出任州牧,后勤部便需要提拔一位新人来接手。按照刘平的设想,刘德然可再任职几年,待董川彻底成长起来,有能力接手后勤部之后,再安排刘德然前往地方历练,积累更多的治理经验。
其四是李参,他能力出众,堪称一等一的人才。此前虽因某些原因受到牵连,被下放到地方担任郡守,但以当下的局势来看,将他召回,委以主管南州的重任,亦无不可。
即便他不适合担任南州州牧,也可考虑让他接手刘德然在后勤部的职位。毕竟,李参是刘平的心腹之人,也可作为董川日后接手后勤部的过渡性官员。
当然,六部尚书们从资历和能力方面来讲,也都具备担任南州州牧的资格。一时间,众人对于这些关键职位的人选,各有考量,心中暗自盘算,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气氛也随之变得微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