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羽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冠礼家宴,沧澜琉璃录,南音羽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折·晨炊刀影
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廿三卯时,沧澜镖局后厨蒸腾着蟹壳青的晨雾。林沧溟将鲨鱼皮刀鞘横架在八风灶上,以沧浪十九式中的\"回潮式\"驭火,咸水珠随刀气蒸腾,在铁锅上方凝成十八屉玲珑灌汤包。双生子蹲守在七星灶前,林承影以鸣潮剑尖挑破面皮,剑气裹挟着蟹肉汤汁在竹屉上凝成\"寿\"字;林望舒则握着家传的青铜浑天仪测算蒸汽温度,忽然惊呼:\"爹,第三屉火候差了三息!\"
灶台另一侧,南宫璇玑正将银链缠在檐角铁马之上。那铁马原是郑和下西洋带回的波斯物件,此刻被银链牵动,发出清脆的《梅花三弄》曲调。她将九曲锁拆解重组为自动擀面杖,面团在链网间翻飞如浪,转眼擀出北斗七星座面片。\"娘亲偏心!\"林望舒指着天枢位的面片:\"这片比我的浑天仪大两分!\"南宫璇玑笑掷面杖:\"待你参透《天工开物》卷九的制器之法,自可擀出黄道十二宫。\"
第二折·九曲冠仪
辰时正,正厅檐角垂挂的银链突然绷直,如琴弦般震颤出《朝天子》的宫商。南宫璇玑以九曲锁为梁,悬起七顶形制各异的冠冕:青玉莲花冠缀着波斯琉璃,墨玉远游冠嵌着南洋珍珠,最奇是顶鎏金进贤冠,竟用机关术将《永乐大典》的书页造型微缩镌刻在冠梁之上。
\"承影择武!\"林承影剑指天枢方位,鸣潮剑气破空击落青玉冠。刹那间檐角铁马骤响《破阵乐》,冠冕落地处的青砖突然浮现\"忠勇传家\"四个鎏金大字——原是用郑和船队带回的磷粉所绘。
\"望舒择文!\"林望舒转动浑天仪,让折射的晨光灼断进贤冠的丝绦。当冠冕将坠未坠之际,冠内突然探出木甲手臂,捧着《河西屯田新解》手稿——这正是南宫璇玑联合九边将领改良的屯田方案。
第三折·刀剑蒸糕
巳时家宴,庭院中架起九层星槎蒸笼。这蒸笼仿自郑和宝船的水密舱结构,每层都用不同海域的贝壳粉着色。林沧溟双刀挑开第一层,沧浪刀气裹挟着渤海咸水雾凝成冰阶。双生子踏着\"潮生步\"登槎,每层蒸笼都暗藏玄机:首层姑苏糖藕刻着敦煌千佛,刀工精细处可见飞天飘带;二层肃州羊肉冻塑成沧澜镖局的青龙旗,龙睛用西域玛瑙点睛;至第九层,竟是用琉球釉药染色的\"海晏河清\"米糕。
\"孩儿献礼!\"林承影剑气切开米糕,内藏九曲锁模型,机关上还刻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诗句。林望舒测温后惊呼:\"娘亲何时将《郑和航海图》烙在糕底?\"众人凑近观瞧,果然见到焦痕勾勒的南海诸岛,林沧溟的刀鞘正有咸水滴在\"曾母暗沙\"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