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六
搞代码的医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六,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搞代码的医学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此时,陈委员经过千难万险,差一点被敌人抓获,终于赶到了组织所在地。他提交了自己准备的一份整整5万字的材料,向他们详细说明了部队的真实情况。
最终,上级取得了一致意见,听取了队伍这两年来的斗争经验和正确做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此前陈委员取代了先生的职位,现在要求他亲自再去把先生请回来,而陈委员也表示这个使命自己义不容辞。
天幕下。
“这是真君子啊,这这么把消息原原本本给传回去了”。
“自己把自己撸下去,再把别人的升职调令带回去,真的是一个无私的人,一切都是为了这支军队”。
天幕下人们正感慨这两君子之约,而电影里这边的剧情也已经来到先生返回长汀城的时间了。
临行前,先生又再三嘱咐邓子恢等人一定要坚决贯彻之前给农民分田等政策,保护好组织成员的身份。
而此后,邓子恢果然不负他望,他领导第 12 军,将闽西根据地拓展至纵横 300 里,人口近百万之众。
天幕下。
“这等实力在乱世已然能够割据独霸一方了啊,居然就这样默默付出吗”。
“这就是同志的含义啊,简简单单两字,却让人愿意付出一切,为同一个理想而奋斗”。
众人议论纷纷,既有钦佩,也有难以理解,即使到现在,还是无法理解为何这些人能如此无私,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精神足以撼动天地。
电影里。先生向追来的张素娥道别,这是最令他感到欣慰的,这里的学校已经不止他一位先生了,张素娥要成为这个学校新的教书先生,所以她不应该随军出发。
先生希望她能够留下,她在这里将不仅仅是一名战士,还是这里的教书先生,教穷苦人民读书识字,是最了不起的革命家。交代完事情后他就向张素娥同志深深鞠躬,这个学校以后就要拜托张先生了。
一句先生,表明已经张素娥当成了同志,当成了继任者,希望她能够唤醒更多的穷苦人民。
后来,这位张先生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但是她为这里的文化繁盛付出了一辈子,于1990年去世,她去世前已经把这座祠堂捐给了国家,她的学生在这里继续开办妇女夜校,很多年。
告别后,先生就带着小号手返回长汀城了,在路上,他们遇到了纸店老板。这是个很长的镜头,双方没有一句台词,店老板笑着,小心翼翼的把一大卷纸交给了他们,在默默看着他们离去。
天幕下,学者们看着这个没有一句台词的片段,纷纷展开了自己的理解。
“纸张是书写和传播思想的工具,纸店老板送纸,象征着群众对先生和军队宣传革命理念的支持,体现了革命思想在群众中的广泛传播”。
“赞同,同时这种举动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军队的拥护,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吧”。
人们分析着这一片段的含义时,有人跑出来说:“有这么多含义吗”。
“.....懒得和你理论,电影不就是用来解读的吗,不然做这么长一段无台词镜头做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