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寒铁沉沙锁重楼,金陵烬未央卷,作家小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堂突然大乱。北静王府的长史闯入,称有刑部急件。黛玉接过文书,见所谓\"急件\"竟是空白,却在火漆印里发现半片孔雀蓝丝线——与云锦庄\"天字三号\"贡品相同。她突然明白: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第五折 密室惊现双生契
未时三刻,黛玉带着紫鹃潜入王夫人的紫檀密室。暗格里的账册记着\"丙戌年冬月,购双生女二,祭炉于鬼头湾\",旁注\"林如海察觉,遂有海难\"。紫鹃手一抖,账册掉在地上,露出下面的襁褓残片——绣着与黛玉相同的九黎火凰纹。
\"姑娘快看!\"紫鹃指着墙角的铸铁箱,锁孔形状与黛玉的玉珏严丝合缝。开箱瞬间,三百道地契纷飞,每道都盖着贾赦的私印,标着\"倭商产业\"。最底层的羊皮纸上,画着两个女婴,颈间玉珏分别刻着\"金玉\"二字。
黛玉忽然按住胸口的玉珏,发现背面新显的纹路,竟与账册上的祭炉图完全一致。箱底的血书字迹潦草:\"双生祭炉,寒铁成钢,此乃贾氏崛起之基。\"落款处,赫然盖着贾政与贾赦的双重印信。
密室突然传来机括声。黛玉吹灭烛火,见石墙上浮现出光影:正是二十年前的祭炉场景——两个女婴被放在寒铁炉上,旁边站着戴面具的贾赦,而贾政握着林如海的手,眼中闪过阴鸷。
第六折 血案突发断人证
酉初的荣国府突然响起丧钟。周瑞家的被发现死在角门,口中咬着半片缠枝莲纹缎,指甲缝里嵌着赤铁矿粉。黛玉验尸时发现,她耳后刺着与矿洞浮尸相同的九黎图腾,颈间勒痕显示是专业忍者的绞杀手法。
\"姑娘,门房说有个倭国商人求见。\"紫鹃递上拜帖,落款处画着个极小的船锚纹。黛玉刚踏入花厅,就见商人突然拔刀,刀刃泛着寒铁特有的蓝光。宝玉的玉麒麟及时砸中对方手腕,商人倒地时,露出袖口的双鱼纹——与妙玉的袈裟暗纹一致。
搜查商人身上,发现半张残图,竟标着大观园各处的镇邪钉位置。宝玉对照贾政的歙砚底纹,惊觉图案完全重合:\"这些镇邪钉,竟是用来镇压寒铁祭炉的怨气!\"
黛玉忽然想起探春的话,奔向沁芳闸。水下的镇邪钉已被拔去三根,露出的铸铁板上刻着\"丙戌冬月,双生女祭炉于此\"。水面漂着的纸钱,正是周瑞家的惯用笔迹。
第七折 夜访宗祠揭真容
亥初的贾府宗祠阴气森然。黛玉摸着供桌下的暗门,发现新留的靴印竟有两种:一种是贾政的官靴,另一种是倭国忍者的分趾鞋。宝玉用匕首撬开暗格,露出的祭炉残片上,烧着未烬的生辰八字——正是黛玉与探春的。
\"姑娘看这个!\"紫鹃的灯笼照见梁柱上的血字,\"双生祭炉,一存一亡,存者为钥,亡者为引。\"字迹新鲜,显然是今夜所写。宝玉忽然按住黛玉的手,发现她的玉珏正在发热,与祭炉残片产生共鸣。
暗门后传来机括声,露出个密室。三百把寒铁刀整齐排列,刀柄缠着的丝绦,正是元春省亲时赏赐的缠臂金。最里间的石台上,放着两个玉匣,分别刻着\"金玉\"二字。
黛玉颤抖着打开\"玉\"匣,里面是半幅舆图,标注着\"鬼头湾寒铁矿,双生女血祭处\"。图上的朱砂点,竟与她这些年的行经路线完全重合。匣底的血书字迹熟悉——正是母亲贾敏的笔迹:\"玉儿,活下去,为你妹妹报仇...\"
宗祠突然传来砸门声。黛玉将舆图塞进衣襟,玉珏在掌心发烫。宝玉握紧她的手,眼中倒映着烛火:\"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与你一起。\"紫鹃迅速收拾证据,三人从密道撤离时,黛玉回头望了眼祭炉残片——上面的火凰纹,竟与她颈后的胎记渐渐重合。
雪越下越大,黛玉望着大观园的灯火,忽然明白:自己不是孤独的局外人,而是这场持续二十年的寒铁阴谋中,最关键的\"活钥匙\"。而探春耳后的朱砂痣,周瑞家的九黎图腾,妙玉的双鱼袈裟...这些曾被忽视的细节,正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贾府、北静王府、倭国寒铁行会紧紧捆缚。
今夜之后,金陵的雪,怕是要化在血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