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秋露沾衣,问九卿,姒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薛绥似笑非笑,李桓面上则隐隐透着不耐。
“郡主来找本王,所为何事?”
瑞和行了个不甚端正的福礼,捏着帕子,神色满是不安,“听闻二哥哥身子不适,瑞和特地带了雪蛤膏方,前来探望……”
李桓拉广袖掩住身上红疹,坐姿端正,声音寡淡无波。
“郡主瞧见了,本王并无大碍。郡主请回吧。”
瑞和咬了咬唇,深深望着李桓冷峻清隽的面容,眼眶微微泛红,嘴上虽应着“是”,脚下却磨磨蹭蹭,显然不想离开。
薛绥哪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她轻轻推开李桓的手,唤了声“郡主”,待瑞和转过头来,便将手中药膏托起,温声说道:“王爷原是要我留下为他擦药的,既然郡主来了,那便有劳郡主……”
说罢,她看向李桓,捂着小腹。
“妾身忽觉腹中绞痛不已,求王爷恩准暂离。”
人有三急,纵是不愿,也不便阻拦。
李桓还来不及开口,薛绥已快步朝屋外走去,只留下局促不安的瑞和,与他两两相对。
李桓:……
沉默片刻,瑞和怯怯的唤了一声,声音温柔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二哥哥,我莫非来得不是时候……”
李桓面色冷然,反问道:“你说呢?”
瑞和眼眶骤然一红。
只觉心口像是被人挖了一个大洞,酸涩汹涌袭来,几乎喘不过气。
“你可是当真喜欢那个平安夫人?”
李桓抬眸,“是。”
“那你对我呢?”瑞和泪水涟涟,颤声追问,“当年我在宫里伴公主读书,你我同进同出,无话不谈,你亲口说过……会护着我。”
李桓脸色并无太多变化,眼中情绪却真切了几分,“瑞和,那时你年纪尚小,无依无靠,我不过是怜惜你父母不在身边,命途多舛罢了。”
看着瑞和唇色渐渐褪去血色,李桓语气愈发幽沉。
“在我心里,你从来都只是妹妹。别忘了,你我皆姓李。同宗明法而处,君子循礼而行。你如此越矩,混淆私情,是要将我李桓的名声置于何处?”
“二哥哥……”瑞和泪如雨下。
呼吸间喉间哽噎,双肩颤动,伤心得无以言表。
李桓眉峰微蹙,那神色姿态冷得令人心恻。
“这是最后一次,往后你若再这般胡闹,可别怪我不客气。”
“二哥哥……”
“退下!”李桓冷声道。
瑞和望着眼前这个言辞温和,实则心硬如铁、态度决绝的男子,哽咽着摇了摇头。
她笃定,当年两小无猜之时,那青涩的心动绝非自己一人的错觉,她坚信李桓曾对自己有过好感,只是碍于身份,才不得不压抑那份情愫。
如今,怕也是为了另一个女子,他才变了心意……
“你可以不理我,甚至厌弃我。但我心悦于你,这是我的命数,是我活该。哪怕天塌地陷,刀山火海,我这辈子也不会改变心意……”
瑞和哽咽,说完便含泪福身,哭着飞奔离去。
一炷香后,一个暗卫从廊下疾掠而入,拱手禀报。
“王爷,瑞和郡主去了平乐公主府,可要派人紧盯?”
“随她去罢。”李桓的声音裹挟着秋风,清凉刺骨,“不过是个妇人,当务之急是找到诏使。”
顿了顿,他又吩咐。
“与邱先生的十日之约到了,你差人去问问结果。记住,不得打草惊蛇……”
“属下领命!”
-
檀秋院里,薛绥望着木架上泡着青梅的琉璃瓮,指尖轻轻叩了叩桌沿。
“把最大那罐抱下来,添两勺蜂蜜……”
如意捧着瓷碗,眉眼弯弯,笑着说道:“前日姑娘说想吃青梅酒酿圆子羹,婢子便去找刘大娘学了手艺,这就去!定要亲手做给姑娘吃……”
小昭望着琥珀色的酒水浸透梅子,咽了咽唾沫,舌尖泛酸。
“要说来,还是大郎君做得蜜渍青梅最好吃。那年姑娘在旧陵沼发高热,还是大郎君翻山越岭寻来的蜜……”
薛绥微微一怔,唇角不易察觉地动了动。
“也不知大师兄何时能回来,还有玉衡师姐……”
提及天枢和玉衡,薛绥不禁有些出神。
旋即,她又揉了揉额头,吩咐如意。
“搁着吧。今日不吃了,再放些日子……”
如意很是困惑。
姑娘心心念念,不是就盼着这一口吗?
明明喜欢,为何突然就戒了,最近还滴酒不沾?
她低声应声放下,冷不丁就听到门外通传。
“夫人,张侧妃求见。”
薛绥看了小昭一眼,示意她们把东西收拾利落。
“快请进来。”
张氏从描金珠帘后袅袅转出,身后两个丫头捧着黄杨木盒,上面托着的嵌宝竹节纹珐琅和两个玉器,一看便贵气不凡。
“问平安妹妹安好,姐姐不请自来,不知平安妹妹可方便说话……”
“侧妃快里面坐。”
“多亏平安妹妹妙手回春,我这一身疹子,涂了药便好受许多,没那么刺痒难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