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玉米地里的恩怨(171),荷叶闲客短篇小说集,荷叶闲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年春天,靠山屯传出一件怪事。李家承包地里的葵花苗一夜之间被人拔了一大片,断口整齐,明显是用镰刀割的。李满囤站在地头破口大骂,指桑骂槐地说有人眼红他家去年卖葵花籽挣了钱。
张有福蹲在自家院里磨镰刀,听着隔壁的叫骂声,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他媳妇王秀兰忧心忡忡地看着他:\"老头子,这事...该不会是你...\"
\"瞎说啥!\"张有福把镰刀往地上一杵,\"我张有福再浑也不至于干这种事!\"
话虽这么说,但那天夜里他确实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透过窗户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片惨白。他想起去年秋天李家偷玉米的事,想起那二百块钱罚款让李家过年都没割上肉,心里突然涌上一丝愧疚。
转眼到了五月,靠山屯的孩子们都去乡里上中学了。张有福的儿子张小川和李满囤的闺女李红梅分在了一个班。这事本来没什么,可有一天张小川放学回来,书包里多了个绣着梅花的蓝布包。
\"这是啥?\"张有福眼尖,一把抓过来。
张小川脸刷地红了:\"李红梅的...她让我帮着补补...\"
\"啥?\"张有福差点跳起来,\"你跟李家丫头搅和啥?\"
\"爸!\"十六岁的张小川已经比父亲高出半头,\"那是上一辈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红梅学习好,老师让我们结对子互相帮助...\"
张有福还想说什么,被王秀兰拉住了:\"孩子说得对,大人的事别牵扯孩子。\"
就这样,张小川和李红梅的来往渐渐多了起来。有时候是张小川帮李红梅背柴火,有时候是李红梅给张小川带自家烙的糖饼。两家人看在眼里,却都默契地没再提起当年的恩怨。
1985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靠山屯的小河涨了水。那天下午,张小川和李红梅放学回家,远远看见河边围了一群人。
\"不好!\"张小川扔下书包就往河边跑。原来是村里几个小孩在河边玩水,一个没留神被冲走了。湍急的水流中,隐约可见一个小脑袋在水面忽上忽下。
张小川二话不说跳进河里。他水性好,几下就游到了孩子身边。就在他抓住孩子往回游的时候,岸上的李红梅突然尖叫一声——一根粗大的枯木顺流而下,直奔张小川而去。
\"小心!\"
张小川猛地将孩子推向岸边,自己却被枯木重重撞在胸口。他挣扎了几下,很快被浑浊的河水吞没。
当村民们在下游找到张小川时,他已经没了呼吸。李红梅跪在他身边,哭得几乎昏厥。闻讯赶来的张有福和王秀兰扑在儿子身上,嚎啕大哭。
葬礼那天,靠山屯几乎所有人都来了。李满囤带着全家跪在张家门前,老泪纵横:\"有福兄弟...我对不起你啊...\"
张有福看着这个曾经的仇人,突然觉得所有的恩怨都那么可笑。他颤抖着扶起李满囤:\"老哥...这都是命啊...\"
张小川下葬后,张李两家的关系奇迹般地缓和了。有时候张有福家做了好吃的,会让王秀兰给李家送一份;李家的葵花丰收了,李满囤也会挑最好的给张家送去。两家人常常坐在院子里,看着那片曾经引发纠纷的玉米地,说起那个永远停留在十八岁的少年。
又是一个秋天,张有福和李满囤并肩站在地头。金黄的玉米和紫红的葵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关于恩怨、宽恕与救赎的往事。
\"老哥,\"张有福递给李满囤一穗刚掰的玉米,\"尝尝,今年的玉米特别甜。\"
李满囤接过玉米,咬了一口,混浊的眼泪顺着皱纹流下来:\"是啊...真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