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尖酸刻薄,极尽贬低之能事
呆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尖酸刻薄,极尽贬低之能事,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呆小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武神情严肃,目光如炬:“你的意思是,让我默默无言,等着被贬?”
贾诩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启禀将军,在下以为,此诗当发!但关键在于怎么发。在下建议,将军可将此诗先交给蹇护军查看。
蹇护军定会将此诗禀告陛下。之后,我们再看陛下的反应。将军可以对蹇护军说,月旦评的人贬低自己,自己心中悲伤不已,写此诗以明志。
陛下若看到此诗,便知将军是忠于大汉、忠于皇室之人,且有意与豪门决裂。如此一来,陛下定会安抚将军,同时也表明陛下重视寒门之事,与豪门士族争夺人才。”
说到这里,贾诩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不过,如果这样,将军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豪门士族的眼中钉、肉中刺。未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
魏武闻言,神情依旧坚定,决然道:“我知道,如果我写这首诗,就会成为千夫所指、万箭之靶。但如果我不写,我就不是了吗?
到头来,他们还是会将我视为肉中刺、眼中钉!既然如此,我何不主动出击,为自己、为凉州的寒门子弟争一口气?”
贾诩看着魏武,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他深深行了一礼,语气郑重:“既然将军已下定决心,那么在下定会全力协助将军!”
魏武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多谢文和了。有你在,我心中便多了几分底气。”
贾诩微微一笑,沉声道:“将军不必客气。凉州的未来,不仅关乎将军一人,更关乎天下寒门子弟的希望。在下愿为将军,尽一份绵薄之力。”
魏武闻言,心中豪情顿生。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方的天际,语气坚定:“既然如此,就让天下人看看,凉州的寒门子弟,究竟能否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
之后,魏武便请蹇捷来到了太守府。
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两人脸上,显得气氛有些凝重。
魏武神情肃穆,语气中带着几分委屈与愤懑:“蹇护军,我魏武自镇守凉州以来,尽心尽责,保境安民,抵御外敌,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月旦评上却有人恶意诋毁,说我‘寒门骤贵,鹰犬披麟’,甚至辱及我的家眷。我虽知陛下是明君,不会被这些流言所惑,但心中难免担忧。
这些流言若传遍天下,凉州的将士们寒了心,边疆的安定又该如何维系?”
他说完,将手中的竹简递给蹇捷,语气诚恳:“这是我写的一首诗,以明心志。还请蹇护军过目。”
蹇捷接过竹简,仔细阅读起来。
他的目光在字句间游走,眉头微微皱起,神情逐渐变得深邃。
片刻后,他放下竹简,语气沉稳:“魏将军,心中的苦闷我能理解。不过,你大可放心,陛下是英明之人,不会被任何人轻易左右。
这些流言蜚语,不过是些宵小之辈的伎俩。我会将你的事情奏明陛下,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魏武闻言,连忙躬身行礼,感激道:“多谢蹇护军!有您这番话,我心安了许多。”
蹇捷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魏将军能文能武,是大汉之栋梁。这诗写得极好,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我想将此诗收录下来,带回朝廷,不知可否?”
魏武点头道:“当然可以。若能借此诗让陛下了解我的心志,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蹇捷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抄录了这首诗,收入袖中。
他起身告辞,语气郑重:“魏将军,保重。凉州的安定,还需你多费心。”
魏武拱手行礼:“蹇护军放心,魏某定不负所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