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挥师北伐,秦匈对决
傲朝Y星星远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挥师北伐,秦匈对决,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傲朝Y星星远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阳宫的金殿之上,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嬴政高坐在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龙椅上,龙椅由珍贵的黑檀木打造,上面镶嵌的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嬴政身着黑色龙袍,金线绣就的巨龙盘旋其上,仿佛在积蓄力量,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彰显着大秦帝国的威严与霸气。他目光冷峻,如同一把锐利的宝剑,缓缓扫过殿下整齐排列的文武百官。整个大殿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偶尔有烛芯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更衬出此刻的压抑与死寂。
“匈奴屡屡侵犯我大秦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朕决意北伐匈奴,诸位可有异议?”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携着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坎上。
李斯身着华丽的朝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迈着小碎步,神色恭敬地疾步出列。他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身体弯成了一道弧线,尽显对帝王的尊崇。礼毕,才直起身子,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说道:“陛下圣明!匈奴狼子野心,近年来不断滋扰我大秦边疆,百姓苦不堪言。他们所到之处,村庄被付之一炬,百姓惨遭屠戮,田园荒芜,民生凋敝。若不将其铲除,大秦边疆难有宁日,臣全力附议北伐!”他微微弓身,眼中满是对嬴政的尊崇,额头的汗珠在烛光下闪烁,那是紧张与忠诚交织的体现。
武将们个个热血翻涌,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蒙恬阔步上前,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坚实,仿佛能踏破这大殿的砖石。单膝跪地时,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声若洪钟道:“陛下,臣愿挂帅出征,定将匈奴逐出河套,扬我大秦军威!臣自幼熟读兵书,久经沙场,对匈奴的习性和战术略知一二。此次出征,必不负陛下所托!”他身姿笔挺,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英气,眼神中透着志在必得的信念,那眼神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坚定。
嬴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大手有力一挥:“好!蒙恬听令,朕命你为北伐大将军,统领三十万大军,务必一举荡平匈奴!”
“臣遵旨!”蒙恬高声领命,声音响彻大殿,震得殿内空气都微微颤动,那声音里满是忠诚与决心,仿佛能冲破这大殿的束缚,传至边疆的每一个角落。
退朝后,秦轩心事重重地回到府邸。他踏入书房,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墙上悬挂着的宝剑,剑身寒光隐隐,那是他征战多年的伙伴。他望着宝剑,思绪飘回到往昔。第一代锐志营的兄弟们,那些曾与他一起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生死与共的身影,如今都已不在人世,心中涌起无尽的悲痛与不舍。曾经,他们一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可如今,岁月无情,命运弄人,只留他独自缅怀。他缓缓走到书桌前,手指轻轻抚摸着桌上的兵书,那上面还留着兄弟们一起研讨战术时的痕迹。
这时,秦轩的儿子秦御霄走进书房,他步伐轻盈却不失稳重,见父亲满脸愁容,关切问道:“父亲,您怎么了?”
秦轩回过神,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慈爱与感慨,缓缓说道:“御霄啊,陛下决定北伐匈奴,为父想亲率新一代锐志营出征。只是,第一代锐志营的兄弟们都不在了,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你还记得赵大哥吗?当年咱们被敌军围困,是他舍生忘死,杀出一条血路,才救了大家。还有孙兄弟,他为了掩护伤员撤退,自己却……”秦轩说着,声音渐渐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秦御霄走到父亲身边,轻轻握住父亲的手,安慰道:“父亲,他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长存。新一代锐志营定会继承他们的意志,您不必过于哀伤。我相信,您带着新一代锐志营出征,一定能再次立下战功,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秦御霄的眼神坚定,透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决心。
秦轩轻轻叹了口气,点头道:“嗯,为父明白。为父定会带着他们的期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御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为父不在的日子里,家里就靠你了。”
随后几日,咸阳城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士兵们在打磨兵器,长枪、利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士兵们用力地擦拭着兵器,每一下擦拭都带着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期待与决心。工匠们在工坊里赶制攻城器械,巨大的投石车、坚固的攻城塔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敲打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工匠们汗流浃背,却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一心扑在制作器械上,他们知道这些器械将关乎战争的胜负。后勤人员四处征集粮草,一袋袋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军营,堆积如山,场面十分壮观。后勤人员不辞辛劳,奔波于各个村落,只为能多征集一些粮草,保障大军的供给。
秦轩全身心投入到锐志营的训练中。他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军营,军营里还弥漫着清晨的薄雾,士兵们大多还在沉睡。他亲自指导士兵操练,从基本的站姿、握枪姿势,到复杂的阵法变换,他都一一耐心教导。新一代锐志营的士兵们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透着对战斗的渴望和对秦轩的敬重。
“听令,全体都有,列阵!动作麻利点,别磨磨蹭蹭的!”秦轩骑着一匹矫健的棕色战马,在队伍中来回穿梭,大声呼喊口令。他的声音在军营上空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士兵们迅速行动,整齐排列成各种战斗队形,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在烈日的暴晒下,士兵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心中都怀着对大秦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锐志如钢,斗志昂扬,大秦荣耀,唯我担当!不破匈奴,誓不还乡!”士兵们齐声高呼锐志营的口号,声音震耳欲聋,喊出了他们的气势与信念,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让天地都为之震撼。
出征这天,咸阳城外旌旗猎猎,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士兵们身着厚重铠甲,铠甲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手持锋利兵器,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蒙恬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最前方,他头戴银色头盔,头盔上的缨络随风飘动,身披黑色披风,威风凛凛,尽显大将风范。
秦轩带领着新一代锐志营紧跟其后。他身着一身黑色战甲,腰间佩着一把锋利长剑,剑柄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那是第一代锐志营兄弟们送给他的,象征着他们的情谊。他眼神坚定而锐利,看着眼前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心中默默发誓:“兄弟们,我定会带着新一代锐志营,打出咱们的威风,不负你们的期望。”
嬴政亲自前来送行,他站在高高的检阅台上,检阅台由巨石堆砌而成,气势恢宏。望着即将出征的军队,高声说道:“大秦的勇士们,此去北伐匈奴,你们代表的是大秦的荣耀!朕期待你们凯旋而归,让匈奴知道,我大秦不可侵犯!你们是大秦的脊梁,是朕的骄傲,朕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大秦必胜!大秦必胜!”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如雷,响彻天际,士气瞬间被点燃到顶点。那呼喊声仿佛能冲破云层,让天地都为之震动。
大军一路向北,尘土飞扬。经过多日艰苦行军,终于抵达边境。边境的风沙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地上满是黄沙和枯草,一片荒凉景象。匈奴得知秦军来袭,也迅速集结大量兵力,准备迎战。双方在河套地区摆开阵势,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蒙恬站在高高的战车上,战车由精钢打造,坚固无比。他目光如炬,仔细观察匈奴阵营。只见匈奴骑兵漫山遍野,他们骑着矫健骏马,骏马的鬃毛在风中飞扬,手持弯刀,呼啸着来回奔驰,发出阵阵呐喊,试图震慑秦军。匈奴的呐喊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带着野蛮与凶悍。
“传令下去,弓弩手准备!”蒙恬大声下令。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带着指挥官的威严。
秦军迅速行动,前排弓弩手整齐蹲下,将强弩搭在地上,拉紧弓弦,箭头对准匈奴骑兵;后排弓弩手则站立,高高举起弓弩,形成两层严密的火力网。弓弩手们神色专注,汗水从额头滑落,滴在干裂的土地上,他们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却依然紧紧地扣住扳机。
“放!”随着蒙恬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匈奴骑兵。箭羽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匈奴骑兵顿时阵脚大乱,不少人被射中,惨叫着从马上跌落,人仰马翻。中箭的匈奴士兵在地上痛苦地挣扎,鲜血染红了黄沙,他们的战马也受惊狂奔,四处乱窜,撞乱了匈奴的阵型。
但匈奴骑兵并未退缩,他们呐喊着,挥舞弯刀,向秦军冲来。他们的脸上涂着奇异的颜料,眼神中透着疯狂与凶悍,不顾一切地冲向秦军。蒙恬见状,冷笑一声:“哼,不自量力。车兵、步兵,出击!”
秦军的战车如钢铁洪流般向前冲去,车轮滚滚,发出巨大声响。车兵手持长戈,长戈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不断刺向靠近的匈奴骑兵。车兵们身体随着战车的颠簸而起伏,却依然稳稳地握住长戈,精准地刺向敌人。步兵则紧紧跟在战车后面,组成紧密方阵,盾牌手在前,长枪兵在后,稳步推进。盾牌手们用坚实的盾牌组成一道防线,挡住匈奴的箭矢和弯刀,长枪兵则从盾牌的缝隙中刺出长枪,给匈奴以重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