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风云再变
傲朝Y星星远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章 风云再变,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傲朝Y星星远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项羽收到信件后,陷入了沉思。他对秦轩的谋略十分认可,但要实现这些策略,谈何容易。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利益诉求各不相同,要想整合谈何容易。而且,他自恃武力,对政治权谋向来不感兴趣,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项羽犹豫不决时,刘邦却已经开始行动。他听从谋士张良的建议,一路西进,避开项羽的锋芒,沿途招降纳叛,收编了不少秦军残部。同时,他还打着“约法三章”的旗号,安抚关中百姓,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关中地区作为秦朝的核心地带,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刘邦深知,只要占据关中,就等于掌握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权。他加快行军速度,很快便逼近咸阳。此时的咸阳,在赵高的暴政下,已经人心惶惶。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设计诛杀了赵高,试图挽回局势。但此时的秦朝,已经是大厦将倾,无力回天。
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顺利进入咸阳。他被咸阳的繁华和宫殿的壮丽所震撼,一时间有些忘乎所以,想要留在咸阳享受荣华富贵。张良和樊哙等人见状,纷纷劝谏,提醒他项羽的大军还在北方,一旦项羽得知他占据咸阳,必定会兴师问罪。刘邦这才清醒过来,他封存了秦朝的府库,撤出咸阳,驻军灞上,等待项羽的到来。
项羽得知刘邦先入关中,勃然大怒。他认为刘邦背信弃义,想要独占关中。于是,他率领大军向关中进发,准备与刘邦一决雌雄。此时的局势剑拔弩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秦轩得知刘邦先入关中,项羽即将进攻的消息,心急如焚。他深知,一旦项羽和刘邦开战,天下必将再次陷入战乱,百姓又将生灵涂炭。他决定再次北上,试图调解双方的矛盾。
秦轩日夜兼程,终于在项羽的军营前赶到。他求见项羽,力陈利害:“将军,如今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宁。若此时与刘邦开战,正中天下分裂之奸计。刘邦虽先入关中,但他已撤出咸阳,并无独占之意。将军不如与他和解,共同商讨天下大计。”
项羽听后,心中有所动摇。他的谋士范增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刘邦野心勃勃,日后必成大患,此时正是除掉他的最佳时机。范增向项羽献计,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前来,趁机将他诛杀。项羽犹豫不决,最终还是答应了范增的提议。
刘邦接到项羽的邀请后,十分惊恐。他深知这是一场鸿门宴,但又不敢不去。在张良和樊哙等人的陪同下,刘邦硬着头皮前往鸿门赴宴。宴会上,气氛紧张压抑,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但项羽始终犹豫不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闯入营帐,以死相护,刘邦才得以借机逃脱。
鸿门宴后,项羽和刘邦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项羽进入咸阳,大肆屠杀秦朝皇室,火烧阿房宫,将咸阳城洗劫一空。他的暴行引起了关中百姓的强烈不满,也让他失去了民心。
秦轩看到项羽的所作所为,心中十分失望。他再次找到项羽,劝谏道:“将军,您此举大失民心。关中百姓本对您寄予厚望,希望您能带来和平与安宁。如今您却大肆屠杀,焚烧宫殿,这与暴秦何异?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将军三思。”
项羽却不以为然,他自恃武力,认为天下无人能敌。他分封诸侯,将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偏远的巴蜀地区。刘邦心中不满,但又不敢违抗项羽的命令,只好前往封地。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秦轩意识到,局势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项羽的刚愎自用和刘邦的隐忍待发,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他回到岭南,决定暂时专注于岭南的建设,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在岭南,秦轩和秦御霄继续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们鼓励百姓发展农业,引进先进的耕种技术,修建道路和桥梁,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还加强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然而,秦轩心中始终牵挂着天下局势。他密切关注着项羽和刘邦的动向,等待着那个能再次改变天下的机会。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他都将为了天下苍生,在这乱世中坚守自己的信念,继续前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