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长平烽火忆,秦轩念白起
傲朝Y星星远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长平烽火忆,秦轩念白起,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傲朝Y星星远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随着白起巧妙地运用战术,秦军逐渐占据上风。白起敏锐地捕捉到赵军的破绽,如同猎豹锁定猎物,果断下令发动致命一击。秦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赵军被分割包围,陷入了绝境,士兵们脸上的神色从最初的坚毅逐渐转为恐惧与绝望。
此时,赵军统帅赵括心急如焚,他骑着一匹白色战马,在战场上四处奔走,不断调整战术,试图突破秦军的包围圈。他的声音因焦急与嘶吼变得沙哑,汗水混合着血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将士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跟我冲,杀出一条血路!”他挥舞着手中长枪,带领着赵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白起总能精准预判他的行动,一次次粉碎赵军的突围计划。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的嘶吼、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悲壮的战争之歌。鲜血染红了土地,尸体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那股浓烈的气息仿佛永远也无法消散。赵军士兵们在包围圈中奋力挣扎,他们相互扶持,背靠背作战,手中的兵器早已卷刃,但依然不肯放弃。有的士兵被秦军的长枪刺穿胸膛,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匕首刺向敌人;有的士兵被砍断了手臂,仍用另一只手捡起地上的石头,砸向秦军。
“将军,赵军快撑不住了!”副将兴奋地策马来到白起身边,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白起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的目光依旧紧紧盯着战场,神色凝重。“不可掉以轻心,赵军困兽犹斗,越是此时越要谨慎。传令各营,务必将包围圈扎紧,一个敌人也不能放走!”
在这场残酷的厮杀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秦军虽然占据优势,但也有许多士兵倒在了战场上。他们有的是刚刚入伍的新兵,怀揣着对战争的懵懂和对国家的忠诚,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却在这场战役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赵军更是伤亡惨重,曾经威风凛凛的骑兵,如今只剩下寥寥数人,步兵们也大多伤痕累累,疲惫不堪。
终于,赵军全军覆没,长平之战以秦军的胜利告终。战场上一片死寂,唯有寒风呼啸着吹过,扬起阵阵尘土,仿佛在为这场惨烈的战争默哀。白起站在战场上,望着遍野的尸骸,面色凝重如铁,眼神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对战争残酷的深深感慨。他缓缓下马,走到一名死去的秦军士兵身边,轻轻合上他的双眼,低声道:“你们都是大秦的英雄,安息吧。”
在战争的间隙,白起曾回忆起跟随秦轩学习兵法的日子。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充满了对战争的憧憬和野心。秦轩教导他,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策略和人心的博弈。他记得秦轩在沙盘前,耐心地为他讲解各种战术,分析不同地形下的作战方法;记得秦轩对他说,作为一名将领,要关爱士兵,因为他们是战争的基石;记得秦轩告诫他,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而不是杀戮。这些教诲,在长平之战中,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秦轩回过神来,心中对白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白起卓越的军事才能、冷静果断的指挥,在这场改变战国格局的大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场长平之战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秦轩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智慧,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站稳脚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他暗自思忖,如今新政推行,军事边防同样不可懈怠,白起的用兵之道,或许能为当下的国防策略提供诸多宝贵借鉴。想到此处,秦轩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准备将心中所思与众人分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